儀隴新聞網訊(記者 張超)近年來,我縣水產養殖在推動返鄉創業、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復興鎮灶戶溝村養魚大戶黃勇軍,依托家鄉的青山秀水,引進工廠化水產養殖系統,養殖淡水鱸魚7萬余尾,成功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路。
來到復興鎮灶戶溝村黃勇軍的鱸魚養殖基地,一個個圓形的魚池依次排開,不時有一條魚兒躍出水面,蕩開一圈圈漣漪。基地負責人黃勇軍正在魚塘旁投放飼料,他告訴記者,魚池是八米直徑,二米一高,凈水體一百方,投放有五千尾魚苗。
黃勇軍采用的養魚養殖模式是工廠化高密度水循環養殖鱸魚系統,該系統的優點是水資源消耗小、占地少、對環境污染小、密度高、養殖生產不受地域或氣候的限制和影響。通過兩年的發展,黃勇軍在養殖過程中,還精于專研,他在原有的排污系統之上,琢磨出了一套更加節能、便捷的排污方式,目前正在申請國家專利。
目前,黃勇軍在縣級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多次參加省內外水產養殖培訓班,不僅和專家、同行學習交流了養魚經驗,還通過交流平臺,結識了養魚企業負責人,大大地拓寬了他的銷售市場,增強了他的養殖信心。
黃勇軍說“:接下來,我(將)進一步優化養殖環境,擴大養殖規模,同時也希望周邊的養殖戶加入到工廠化,集約化養殖當中來,跟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