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記者 唐梟)一把剪刀,剪出歷史更迭;一張彩紙,訴盡民眾喜樂。當機械化生產融入我們的生活、工作時,依然有一些人堅持用雙手傳承中華民族古老的技藝,堅持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今天的《代表委員風采》專欄,我們為你講述縣政協委員、非遺傳承人何小鏘的故事。
在儀隴縣剪紙藝術博物館,一場別開生面的剪紙培訓正在進行。
非遺傳承人何小鏘一邊給學員講解剪紙技巧,一邊拿著剪刀在紅紙上飛舞。剪刀所到之處,紅紙上呈現出月牙、波紋、圓形的形狀,不一會兒一幅生動有趣的圖案躍然紙上...
受父親的熏陶,何小鏘自小對剪紙就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堅守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何小鏘選擇將傳承和發揚剪紙藝術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平日里潛心專研和提升自身技藝。為了完成一幅作品,有時甚至會花費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正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努力,何小鏘的剪紙作品碩果累累,在業界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評為我縣第二批“帥鄉英才”、南充市“首席技師”等稱號。儀隴剪紙藝術也連續三次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和喜愛。
在創作的同時,何小鏘還致力于儀隴剪紙藝術的挖掘、保護和宣傳工作,多次為中外貴賓、新聞媒體等來自世界各地的剪紙愛好者傳授和表演剪紙技藝,長期深入到各類學校、社區、農村等開展剪紙藝術宣傳教學,帶動了更多的人從事剪紙事業發展,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8年,何小鏘創作的《生肖輪回圖》參加由四川工藝美術協會主辦的第六屆工藝美術精品展獲金獎;2019年,作品《空巢老人》入選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群文丹青寫盛世”四川省群文美術精品創作展;2020年應邀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品博覽會剪紙展演,被南充市委、市政府授予“印象嘉陵江獎”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