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三野十兵團二十三軍突破鎮江、江陰之間的國民黨軍江防,乘勝向縱深穿插。為切斷滬寧鐵路和寧杭公路,阻截南京的國民黨軍向杭州潰逃,23日中午,二十三軍奉命向金壇、溧陽方向追擊前進。
二十三軍六十九師于24日天明到達金壇,在金壇南門截住并消滅了國民黨五十一軍一部,俘敵200余人。經審問俘虜得知,國民黨五十一軍已向溧陽逃竄。六十九師于下午4時出發,向溧陽追擊。先頭部隊到達大浦港時,發現大橋已被敵拆毀,部隊立即聯絡當地民眾,幫助部隊用木排架設浮橋。但當木排架到一半時,敵轟炸機飛來投彈,炸毀了木排。六十九師隨即改變策略,決定采用船只渡河。
作戰科高參謀帶著一名偵察員來到距渡河地點三四里處的一個小村莊征集船只,接近村口時,天色已晚。高參謀兩人進到村里,被幾個國民黨軍的便衣圍住,并被強行帶到村中。原來,這里駐扎著國民黨五十一軍一個副師長率領的一個營,本想逃去溧陽,沒想到大橋已被破壞,而解放軍又隨后追到,于是他們只好暫且龜縮在村莊。高參謀見到敵人頭目,從容發起政治攻勢,很快震懾住了這伙敵人。不久,敵副師長命令將高參謀等兩人釋放。
高參謀回到部隊,向師首長匯報了情況。師首長認為:敵人能夠放高參謀回來,說明他們對自己的前途、后路“有考慮”,于是果斷命令六十九師連夜渡河,繼續向溧陽追擊,又命令師保衛科長吳文斗帶領一個班的戰士前往收降村里的這股敵人。
25日凌晨3時,高參謀又一次來到小村莊,向國民黨軍官兵宣講了政策,并督促他們認清形勢,立即投降。在高參謀的教育下,村中敵人400余人全部放下武器,向吳文斗帶領的一個班解放軍戰士投誠。
與此同時,六十九軍指戰員在江南人民的熱情支援和堅持江南敵后斗爭的游擊武裝的接應下,克服陰雨連綿、道路泥濘的困難,于25日下午來到溧陽縣城外。師先頭部隊二〇六團派出的偵察員,很快查明溧陽城內守敵的情況:敵五十一軍后衛部隊和敵縣保安大隊正在城內修筑工事。團首長當即命令部隊戰士化裝成國民黨潰兵,由北門混入城內。部隊進入城內后,立即奪取城門,并迅速直搗敵人的團指揮所,擊斃了敵團長。其他各部迅速跟進,向縱深發展,很快控制了城內各要點,另一部戰士繞城趕到南門,截住了企圖逃跑的敵人汽車30余輛。激戰至20時,城內800余名敵人全部被殲,溧陽被六十九師解放。
六十九師進占溧陽城后,師首長立即命令部隊在城南公路兩側占領有利地形,準備殲截由南京向杭州潰竄之敵。
26日拂曉,10余萬逃敵果然向溧陽蜂擁而來。六十九師采取“正面堵擊,攔腰側擊”的戰術,一舉消滅敵人9000余人。戰至19時,敵人見奪路無望,只好繞道南竄,結果被趕到的解放軍兄弟部隊全部殲滅。(尹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