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電影《長津湖》的熱映,又一次生動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悲壯慘烈的場景。影片時長近3個小時,鐫刻在人心的一個鏡頭是聳立在崇山峻嶺的“冰雕連”——整建制連的官兵全部凍死在陣地上,并且至死保持著準備射擊的姿態。那是志愿軍的英雄雕像,是其他任何國度的軍人都無法塑造的精神豐碑。
那是世界上極不對稱的一場戰爭。剛剛得到喘息的人民軍隊,毅然扛著三八槍、漢陽造,背著干糧去同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較量。起初,志愿軍在天上沒有飛機掩護、地面缺少炮火支援的條件下出國作戰,且缺少后勤保障,給養、彈藥等戰爭物資全部要靠人背肩扛。異國他鄉,崇山峻嶺,天寒地凍,一把炒面一把雪,志愿軍凍傷了手腳,甚至凍掉了耳朵,而一旦戰斗打響,他們一下子就展現出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和意志,具有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經典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作者魏巍接受采訪時說:“在朝鮮戰爭中,雖然面臨的任務是那樣艱巨,戰爭環境是那樣艱苦,但他們的勇敢比起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所看到的,有更高的發展,特別是那種勇敢的普遍性是空前的?!?/p>
一個士兵的肉體,在鋼鐵鑄成的坦克面前是柔弱的、渺小的,但這個士兵的精神一旦燃燒起來,其所爆發出的精神能量幾乎能把鋼鐵融化。在朝鮮戰場上,志愿軍戰士的精神都是燃燒的。這種精神的燃燒把他們鍛造成鋼鐵般的戰士。
長津湖戰役,在堅守1071.1高地及其東南的小高嶺戰斗中,連長楊根思僅帶一個排的戰士,抗擊美陸戰第一師的8次進攻。當敵人發起第9次進攻時,身負重傷的楊根思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
391高地旁,戰士邱少云潛伏在離敵前沿陣地60余米的草叢中。突然,一發燃燒彈恰好落在他身邊,烈火燒著了他的棉衣、身體。身邊就是一個水坑,他只要滾動幾下,就可以把身上的烈火撲滅。但為了不暴露目標,邱少云雙手插入泥土之中,任熊熊烈火在身上燃燒,直至壯烈犧牲。
上甘嶺戰役,班長黃繼光帶傷去炸敵人地堡。他扔出手雷,敵人的機槍啞了。可沖鋒的戰士剛站起來,敵人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響了。此時,黃繼光的彈藥已經用盡。為了戰斗的勝利,他撲了上去,用年僅21歲的胸膛堵住了噴著火舌的槍眼。
幾十年過去了,這些英雄的名字,后人都耳熟能詳。他們的英雄事跡,也廣為傳頌。他們是志愿軍英雄的代表。在朝鮮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包括毛澤東長子毛岸英在內的100多名志愿軍烈士長眠于此。為了和平,他們來到這里;也是為了和平,他們永遠地留在了這里。
郁達夫在紀念魯迅大會上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也是英雄輩出的歷史。岳飛、文天祥、戚繼光、林則徐、楊靖宇等民族英雄的誕生,給中華民族的歷史增添了璀璨的篇章;抗美援朝戰爭群體英雄的涌現,使這個英雄的民族呈現出空前的輝煌與偉大。
二
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人民志愿軍用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戰斗精神和意志,打敗了“鋼多氣少”的對手。當時國內轟轟烈烈的支援抗美援朝運動,也是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
1950年10月26日,全國人民抗美援朝運動的統一領導機關——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成立。從1951年3月14日起,該會簡稱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平壤解放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群眾上街游行,歡慶勝利。
1950年12月1日,為適應抗美援朝戰爭和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中央軍委和政務院聯合發布了《關于招收青年學生青年工人參加各種軍事干部學校的決定》。決定發出不久,僅知識青年兩次報名的人數就達58萬。
由于敵機封鎖我軍后勤運輸線,口糧和副食品難以保障,而且即使有了保障,志愿軍白天也不能生火做飯。后方人民便發明了一種用小麥、大豆、高粱米、食鹽等混合加工而成的炒面。這種炒面在前方很受歡迎,急需大批量供應。于是,從東北、華北到中南,不知多少人家都在忙著做炒面。
戰爭往往會使交戰雙方的國民經濟遭受損失。但抗美援朝戰爭凝聚了人心,調動了億萬人民勞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國內戰后經濟恢復發展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這是抗美援朝戰爭創造的歷史奇跡。
第四次戰役結束后,廖承志率代表團赴朝鮮慰問。廖承志問彭德懷:“志愿軍在戰場上最需要什么?”彭德懷說:“最需要飛機大炮。”廖承志說:“我回國后,開展一個捐獻飛機大炮的運動?!迸淼聭颜f:“我舉雙手贊成。”
廖承志回國后,及時向毛澤東、周恩來作了匯報。很快,中共中央發出了《關于開展訂立愛國條約和捐獻武器運動的指示》。這項指示得到全國人民積極響應。
文藝界的藝術家們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把演出的票房收入全部捐獻。著名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帶領香玉劇社巡回義演170余場,捐獻飛機1架,在全國造成很大影響。
在湖南湘潭,76歲的老工人譚楚云每月只有8元錢的收入。自捐獻號召發起之日起,他就做了一個竹筒,刻上“抗美援朝生產捐獻集金筒譚楚云”幾個字。他每天工余挑幾擔水,把賣水的錢裝進竹筒。捐獻那天,譚楚云說:“我知道這幾個錢頂不了多大事,但也許呢,就差這幾個錢打不敗美國鬼子?!?/p>
當年,像譚楚云這樣的人,又何止千萬。
全國人民的有力支援,使前方的將士們感到,為保家衛國赴湯蹈火,是無上光榮的,是死而無憾的。
三
志愿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不僅因為他們為保家衛國而浴血奮戰,還因為他們對朝鮮人民奉獻了大愛,贏得了民心。
1952年1月2日,志愿軍戰士羅盛教為救一名朝鮮落水少年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受到朝鮮人民的尊重和愛戴。
上甘嶺戰役打響時,朝鮮群眾正忙秋收,但他們放下農活,自覺組成擔架隊、運輸隊等支援志愿軍。他們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好的木炭送給傷員,把蘋果和蘿卜送進志愿軍的坑道,阿媽妮像國內的老媽媽一樣用身體為志愿軍傷員暖腳……
志愿軍用鮮血和生命與朝鮮人民結下了親人般的戰斗友誼。歡送志愿軍離開朝鮮的那天晚上,阿媽妮們就商量好了,為了讓志愿軍高高興興地回國,誰也不準哭,這是一條紀律。而當志愿軍揮手告別時,阿媽妮們都泣不成聲……
回國的志愿軍一踏上國門,又贏得了祖國人民的夾道歡迎。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口號聲聲,一個個志愿軍戰士被人們舉起來拋向空中,場面極其熱烈感人。
一場戰爭,鑄就了偉大精神,贏得了民心,這是抗美援朝戰爭至今留給中華民族的巨大財富。(李西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