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7日,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舉辦,大力營造全社會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互聯網通達億萬群眾,連接黨心民心,新形勢下守護網絡安全,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靠人民”理念,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網絡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法者,治之端也。網絡空間絕非“法外之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安全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不斷強化,網絡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確立。從個人信息保護到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從網絡安全審查到大數據安全管理,一批涵蓋網絡安全各個領域的重要制度相繼建立并不斷完善。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織密法治之網,強化法治之力,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治建設在網絡、在身邊,有實招、見成效。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如今我國互聯網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網絡安全治理格局日漸完善,網絡安全防線不斷筑牢。
網絡“數”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帶動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飛速發展。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廣大人民群眾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安全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國家統籌推進發展與安全,做到與時俱進維護網絡安全。高度重視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安全問題,增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積極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筑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中國及各國人民。數字時代,安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人是安全的核心。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障,強化數據安全,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安全感。
網絡共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干凈、更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共筑網絡安全防線,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促進常規治理與應急治理無縫銜接,管得住與用得好的協同與平衡,既讓互聯網保持良好運行秩序,實現“管得住”的目標,又讓互聯網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實現“用得好”的目標。強化互聯網國際治理和網絡安全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以實際行動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網絡無邊,安全有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始終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不斷打造網絡安全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