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劉毅授牌
本報訊(記者 汪仁洪)7月10日上午,四川省第一所新農村建設學院——四川省新農村建設儀隴學院,在南充市儀隴縣掛牌。四川師范大學校長汪明義、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劉毅、四川理工學院黨委書記王洪輝,以及南充市委副書記古正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何迎曉等出席掛牌儀式。
今年5月,四川師范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理工學院三校組成“校校戰略聯盟”。三校達成共識:發揮優勢教育資源,與地方政府聯合共建新農村建設學院,發揮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教育力量,積極開展“四大教育”解決中國農村存在的四大頑疾;四川第一所新農村建設學院設立在南充儀隴。
四川師范大學是“校校戰略聯盟”發起方。校長汪明義介紹,建設新農村建設學院的構想是在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受平民教育家、鄉村建設家晏陽初先生教育理念的啟發而產生。晏陽初百余年前提出中國農村存在“四大頑癥”:“愚、弱、貧、私”,現在依然存在,即將成立的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將積極開展“四大教育”:以公民道德教育以治“私”,促進農村的社會和諧力,以衛生健康教育以治“弱”,提高農民體質和健康力,以產業技能培訓以治“貧”,發展農村生產力,以文學藝術教育以治“愚”,增強農民智識力。
在三校聯盟中,成都中醫藥大學將發揮在醫療、衛生、健康方面的優勢,開展醫療扶貧、教育扶貧、健康產業扶貧,確保群眾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并幫助老百姓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過上好日子。四川理工學院已有開展新農村建設學院的嘗試,主要集中在將學生培養成新農村建設的建設者和管理者。四川理工學院黨委書記王洪輝表示將拓展服務內容和形式,為全省脫貧攻堅以及校級合作進行探索,共同創建特色鮮明的新農村建設學院。此外,在三校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共享、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全面深入合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智力優勢和人才優勢,目標是在精準扶貧方面作出更大貢獻,提供地方所需,推動地方發展,惠及更多學生,惠及更多貧困地區。
據悉,儀隴縣貧困人口占南充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在脫貧摘帽攻堅戰中具有“布局一子帶活全盤”的戰略地位。這是四川省第一所新農村建設學院設立在儀隴的重要原因。
“南充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有4個國家扶貧重點縣、5個革命老區縣。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平臺,打贏脫貧摘帽攻堅戰。”在掛牌儀式上,南充市委副書記古正舉說,新農村建設學院是新時期鄉村教育的一大創舉,南充將發揮三所高校優勢,整合市內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西華師范大學、川北醫學院等本土高校、干訓院校、農民夜校等教育和培訓資源,努力把新農村建設學院辦成國內知名的品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