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張文敏 記者 劉宏順)“你已經牽涉到一起重大的金融詐騙了,必須立刻將資金轉移到安全賬戶。”6月28日,家住南充市嘉陵區的任某正要給“檢查機關”轉賬,警察帶家屬突然趕到銀行,“不要匯款,你正在遭受通訊詐騙”。而此時,距任某成功轉出卡內的5萬元,只差最后一個密碼。
通訊詐騙正在進行,警察是如何知道的?任某的電話一直打不通,從接到情報到阻止任某,南充警方經歷了怎樣驚心動魄的30分鐘?
發詐騙中心大數據分析
省上發來預警信息
“根據各項指標分析,你轄區電話號碼為180的任某目前極有可能正在遭受通訊詐騙,請立即采取措施予以阻攔。”6月28日下午2點30分,南充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突然接到省公安廳反詐中心指令。
接到指令,反詐中心民警蒲帥不敢怠慢,立即照號碼回撥過去。
我國是通訊詐騙重災區,僅2014年全國通訊詐騙案發案40多萬起,群眾損失達107億元,與此同時,由于通訊詐騙是一種遠程非接觸性犯罪,傳統打擊手段效果并不理想,建設反詐中心以前公安機關對此類案件的打擊收效甚微。
“通訊詐騙的特點是快,反制它的秘訣就是‘以快制快’。”省公安廳刑偵局工作人員李文德介紹,去年開始我省各市州陸續建設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協調銀行、通訊商合署辦公,銀行快速查詢涉案資金流向,緊急止付,通訊運營商對異常呼入或呼出電話、網絡改號電話等采取攔截、關停、屏蔽,利用大數據分析的技術手段,與犯罪分子搶時間。
大數據比對,任某符合所有通訊詐騙的特點。系統報警后,為第一時間阻止案件發生,省反詐騙中民警撥通了蒲帥的電話。
電話呼入限制
30分鐘驚心動魄人肉搜索
但蒲帥的找人工作并不順利。“對著號碼打過去,一連六次,均顯示對方已關機。”
多年的辦法經驗告訴蒲帥,如果受害人電話一直占線或者關機,多半表示目前已經被洗腦成功,正在按對方的要求“不許掛電話”或者“將手機開成飛行模式后,用wife與對方進行微信聯系”,并即將進行打款。
由于不能確定受害人銀行卡號,無法查清資金流向實施緊急止付,當務之急,蒲帥必須立即找到正在受害的任某。
放下電話,通過市局指揮中心,蒲帥緊急聯系嘉陵區分局刑偵大隊負責民警,同時指令轄區派出所立即落地查人。
通過“一標三實”系統,派出所成功聯系到任某母親。在任某母親的陪同下,民警一一去了任某居住地附近茶房、賓館、銀行。這期間,蒲帥一邊通過短信平臺持續給任某發送勸阻短信,一邊給任某打電話,他知道只要電話處于打不通的狀態,騙子行騙就未得逞,自己就還有機會。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32分鐘后,嘉陵龍蟠派出所傳來消息,第一次轉款6千元后,民警在銀行找到正在進行二次匯款的任某,而此時距離卡內5萬元被轉走只差最后一個密碼。
警情分析
6月南充共發通訊網絡詐騙案125起,涉案總金額301.16萬余元;平均涉案金額2.41萬余元,單起案件最大涉案金額54.06萬元。
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共向全市發出反詐騙預警30人次,成功聯系并勸阻預警對象19人次。
南充公安機關6月共錄入止付案件56起,成功止付43起,止付金額4.09萬余元,凍結涉案賬號27個,凍結涉案資金3.49萬余元。
★南充發案前三名
發案數前三位的地區分別為順慶35起;閬中16起;儀隴14起。
案件分析
在6月發生的通訊網絡詐騙案件(刑事)中,兼職刷信譽、冒充熟人(領導)、提供虛假服務三類的較多,分別為23、21、15起,占案件總量的18.4%、16.8%、12%。
★警惕互聯網上虛假交易平臺
近年來,互聯網上虛假交易平臺層出不窮,這些平臺打著“交易簡單、操作便捷、回報高效”等口號,從一開始的貴金屬和原油,再到各種金融資產和收藏品。通過互聯網發展各級代理,由代理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對投資者進行精準的投資虛假宣傳,并冒充“專家”利用QQ群、視頻直播等方式推送內幕消息,誘騙投資者登錄平臺進行“投資”,通過修改平臺參數,控制行情升跌的方式實施網絡詐騙。
犯罪分子以陌生人加好友等方式,與受害者搭訕,鼓吹自己使用該炒期貨軟件賺錢的經歷,以此引誘、拉攏受害者進入所謂技能培訓,在視頻聊天室內,冒充講師鼓吹在該期貨平臺交易可短時間賺大錢,以此誘騙受害者通過下載該軟件并開戶,同時捆綁銀行賬戶操作轉賬(入金)。在炒作過程中,講師會讓客戶頻繁交易以最大限度讓受害者虧損。此類案件隱蔽性強、犯罪成本低、社會影響大,群眾一旦受騙,少則數千,多則上萬,甚至幾十萬,嚴重影響了市民經濟安全。
南充公安提醒
目前,我國合法的投資交易平臺只有8個,其中證券類的3個,分別是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期貨類的4個,分別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貴金屬類的1個,即上海黃金交易所。而在其他虛假交易平臺上進行投資交易的,都是騙子設局詐騙,請市民勿輕易入市,勿輕信“天上掉餡餅”,勿輕易向他人賬戶轉錢。
1“三不一要”
1、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
2、不透露:無論什么情況不要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
3、不轉賬: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
4、要及時報案:萬一本人或親友被騙一定要及時報警。
2“六個一律”
1、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
2、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
3、只要一談到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干部要求匯款的,一律掛掉。
4、所有短信,讓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
5、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
6、一提到“安全賬戶”的一律是詐騙。
3“八個凡是”
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都是詐騙;
2、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都是詐騙;
3、凡是通知中獎、領獎要你先交錢的,都是詐騙;
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都是詐騙;
5、凡是在電話中索要銀行卡信息及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6、凡是讓你開通網銀接受“資金審查”的,都是詐騙;
7、凡是自稱領導要求打款的,都是詐騙;
8、凡是陌生網站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都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