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人民日報文創會客廳”
特推出紅色博物館/紀念館館長訪談專輯!
本期做客嘉賓:陳良平
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館長
在四川東北部的青山綠水中,有一座風光秀美的山峰——琳瑯山,這里是朱德同志的家鄉。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就坐落在琳瑯山腳下的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馬鞍鎮。
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1982年8月1日落成開館,2016年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之際,對紀念館進行了陳列改展,展陳面積4577平方米,并建成了以紀念館為核心、以朱德紀念地為主體,核心區面積為5.6平方公里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朱德故里景區。
紀念館先后獲得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黨員干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我最向往的黨史紀念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等榮譽稱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廉政教育、國防教育和研學等實踐活動的重要場所。
“紅色博物館、紀念館在弘揚紅色文化方面有引領帶動作用、教育感化作用、寓教于樂作用”,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館長陳良平介紹說。“我們要夯實基礎、辦好展覽、深挖內涵、創新方式,拓展宣教,追憶光輝足跡,講好朱德故事,傳遞好紀念館的聲音,縮短展館與公眾的距離。”
人民日報文創: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今年會有哪些重要的展覽?
陳良平:今年我們擬在“七一”前重點推出《朱德與中國共產黨》專題展覽,圍繞朱德“矢志初心,終身為黨服務”主題,分三大部分十二個單元,輔之前言和后語,深度闡釋和廣泛宣傳中國共產黨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偉大成就和歷史貢獻,展示和弘揚朱德同志不朽業績、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講好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人杰出代表朱德的故事,繼承革命事業,傳承紅色基因。
人民日報文創:2020年12月,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與成都博物館等四川四家博物館一起,成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這個成績是如何取得的?紀念館為此作出了哪些努力?
陳良平:創建國家一級博物館一直是我們紀念館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我們歷時8年,先后歷經3次申報,全局干部職工齊心協力,嚴格標準,對標補短,不斷完善配套設施,不斷增加文化軟實力,終于在2020年12月成功創建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紀念館在硬件建設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新建了文物中心、國防教育園,進一步完善了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功能配套,為文物展出利用和科學保存提供了更優更好的環境。
在軟件建設上也做了不少工作,一是強化朱德生平思想研究。組建了朱德文化研究中心,引進文博專業研究人才,邀請專家學者指導,承辦全國性學術會議,提升研究人員專業知識水平和研究能力。二是積極開展送展送教活動。先后在北京、浙江、廣東、山西等地舉辦主題展覽,并結合開展朱德精神宣講活動。三是不斷推出研究成果。組織編寫朱德生平思想研究專著和朱德文化系列叢書,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鮮活的歷史教材,為大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人民日報文創:在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后,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有什么樣的發展規劃藍圖?
陳良平:一是出新成果。以成功創建國家一級博物館為契機,緊扣“朱德與中國共產黨”主題課題,持續深入開展學術研究。從2021年開始,在朱德誕辰等重大歷史紀念節點上,分5年,每年推出一個與朱德相關的研究子課題,到2026年朱德誕辰140周年和2027年建軍100周年之前,形成系列重要的研究新成果。
二是出新品牌。到“十四五”末,我館要建成一支有較高專業水平的研究隊伍、宣講隊伍、展陳隊伍和服務隊伍,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要建設成為在全國具有很強影響力的偉人紅色紀念館。
人民日報文創:在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新媒體傳播等方面,紀念館有什么樣的舉措呢?
陳良平:一是開通了全景VR+AR,讓觀眾足不出戶就能實現云上觀展、掌游紀念館;二是推出《朱德萬里尋黨的堅定信念》等掌上專題黨課和《信仰的力量》等掌上微型黨課;三是開展講解員抖音視頻、線上講朱德故事等比賽;四是選拔培養小小講解員擔任線上課堂外“小喇叭”宣傳員。
人民日報文創: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是朱德故里國家AAAAA級景區的組成部分之一,紀念館和景區整體以及其他部分之間是怎樣相互促進發展的?
陳良平:一是增強文化核心吸引力。深度挖掘朱德精神實質和內涵,除紀念館舉辦基本陳列外,結合朱德紀念地設置相關主題展覽,增強景區文化核心吸引力。
二是做亮紅色旅游名片。把發展文旅產業作為推動融合發展的新引擎,推出朱德舞臺劇和紅色歌舞表演,包裝提升主題農莊,打造高端民宿,引進開辦鄉村特色酒店,培育客家美食,實施AAAAA景區提升和客家民宿博覽園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
三是做強紅色研學教育。開發勵志修身體驗、情景演繹、立志成才禮等多種主題活動課程,將朱德啟蒙的藥鋪埡私塾教學點打造成“德香書院”,將朱德母親墓地開辦成“忠孝情景教學課堂”。
四是實現文旅惠民利民。組織文化惠民巡演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動“景區帶村”,增加就業崗位,助民增收,讓群眾主動參與景區建設和管理,讓群眾從文旅發展中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人民日報文創:如果讓您推薦一件觀眾到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參觀不容錯過的館藏珍品的話,您會推薦哪件藏品呢?為什么會推薦它?
陳良平:我要推薦的是朱德在抗戰前線寫給好友戴與齡的信。1937年,朱德的外甥許明揚來到山西抗日前線,他才得知老家四川儀隴正逢旱災,生母和養母生活也異常艱難。然而,身為八路軍總司令的朱德卻身無分文,為了幫助兩位老母親度過荒年,以盡孝子之心,他便寫信向四川好友戴與齡求助。
堂堂八路軍總司令竟身無分文,與他任靖國軍旅長時每月薪俸就2000大洋形成鮮明對比,更凸顯他為了跟隨共產黨,為了救國救民初心,拋棄高官厚祿、背井離鄉而吃盡苦頭竟無悔的堅定意志。這封承載著朱德報國之志、孝母之情和清廉之德的特殊信件,正是朱德立志報國、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真實寫照。
朱德在抗戰前線寫給好友戴與齡的信
人民日報文創:在您擔任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館長期間,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陳良平:我最想做的事一是帶好隊伍。培養建設和帶出一支高水平的專業研究隊伍、宣講隊伍、展陳隊伍和服務隊伍;二是傳承精神。把朱德精神研究好、宣傳好、傳承好;三是持續發展。把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建設好、管理好、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