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文化源遠流長,而篆刻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合了書法、雕刻,形成一種漢文化獨特的表現方式。一方印中,既有體現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還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昨(20)日,記者來到儀隴縣,采訪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儀隴篆刻的縣級代表性傳承人謝秀梅,感受她的篆刻人生。
謝秀梅教孩子們篆刻藝術
各有所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謝秀梅篆刻作品)
小小培訓室走出非遺傳承人
“一般印章內容有姓名印、書畫印、收藏印等,可以自行選擇創作。在創作時一定要細心,容不得半點馬虎。”20日下午,記者在儀隴縣宏德小學見到了正在教學生們篆刻藝術的謝秀梅。她一邊向學生們講述篆刻的歷史演變、篆刻章法,一邊給學生們演示如何制作。每周二、周四,謝秀梅都會來到這里,與孩子們在一起,讓他們體驗非遺之美。
談起與篆刻藝術的淵源,謝秀梅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十多年前的儀隴縣文化館,僅僅120平方米的辦公樓很逼仄,單位同事在一起,探討未來之路,都有些迷茫,謝秀梅是其中之一?!皢挝煌轮械拇蟾绱蠼銈?,都為我建議,在文化館工作,必須得有自己的專業方向?!敝x秀梅說,她聽取了同事們的建議,從那時候起便開始學習篆刻。接觸書法之初,她受教于于淵老先生。2005年開始隨儀隴縣許棚先生學習書法篆刻藝術,一直堅持至今。
“當年在儀隴老縣城那逼仄的辦公室里,有一小小的培訓室,大家都擠在那幾張桌子上學習書法,其他幾個一起學習的學員大多沒能堅持下來。”十年磨一劍,付出總會有收獲!近年來,謝秀梅的篆刻作品多次參加展覽并獲獎。
“我總覺得,作為女子,要學好篆刻技藝,相對于男士而言,需要付出更多艱辛和努力?!敝x秀梅說,也許她身邊朋友不理解,而她具有戰勝自我的淡定心境,對于委屈之事,往往一笑了之。
非遺魅力傳遞作者情感
“篆刻是中國傳統藝術,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悠久的歷史,詩書畫印一體,聯系緊密?!敝x秀梅說,篆刻藝術,萬千氣象于方寸之間,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從一開始旁人的不理解,到現在經過不懈努力拿下諸多獎項后獲得越來越多的肯定與認可———對于她而言,這無疑是一份“最好的獎賞”。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構成篆刻藝術的主要條件。對于現今的篆刻,謝秀梅坦言,眾多的篆刻手藝人只能算是匠人,不能稱之為篆刻藝術。尤其篆法要求對中國古文字、繁簡字的理解足夠深入,使篆刻更有文化內涵。
“其實不管是書畫、篆刻,還是各種藝術,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心靈的表達。更重要也更難得的是:持之以恒,一直堅持下去做好它?!闭劦饺绾慰毯靡粋€印章,謝秀梅告訴記者:“萬事都是業精于勤的。我想這正是我們傳統藝術的匠心體現,用沉穩、踏實的千萬次練習,換來一點一滴的功力漸長?!?/p>
非遺進校園讓儀隴篆刻迸發新活力
近年來,謝秀梅積極深入社區、校園傳播篆刻藝術,在儀隴縣五福小學、宏德小學等學校進行篆刻輔導活動,利用延時服務時間,在中小學校,為青少年上篆刻課。利用文化館陣地,為留守兒童及社會青少年進行篆刻藝術輔導?!拔魅A師范大學的研究生來儀隴縣文化館開展研學實踐活動時,我為研究生學員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篆刻基本知識輔導。”謝秀梅說,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同學們從認識篆刻工具入手,欣賞碑拓作品,感受文字之美。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更大的目標是,讓更多年輕人繼承與發揚篆刻藝術。”謝秀梅說。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篆刻藝術學習中來,在一定程度上逐步緩解了儀隴篆刻青黃不接的態勢,而且年輕人思維活躍,將傳統篆刻融入現代藝術,讓儀隴篆刻迸發出新活力?!拔蚁M梢詾橹袊鴤鹘y文化貢獻一份力量,讓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學生們的血液里,伴隨他們一生。”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楊真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