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杰
禮讓斑馬線,既是一種文明素養(yǎng),更是一項法律規(guī)定。7月1日起,南充市交警部門開展“機動車不禮讓過斑馬線行人”整治行動,“車不讓人”將受到罰款50元、記3分的處罰。7月4日,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整治行動開展4天以來,交警部門已開出近200張“機動車不禮讓過斑馬線行人”罰單。
記者街頭看現(xiàn)象:“車不讓人”時有發(fā)生
7月4日上午8時5分,正值上班高峰期。記者在順慶區(qū)文化路、蓮池路、北湖路、育英路交界的斑馬線處看到,人、車流量比較大。10分鐘內(nèi),記者大概計算了一下,有近百輛機動車經(jīng)過此處交叉路口。在交通信號燈的指示下,交通秩序井然,車輛和行人有序通行。
記者在北湖路與文化路交界的一側(cè)人行道邊上觀察,機動車在即將行駛到斑馬線前時,減速成為絕大多數(shù)司機的“統(tǒng)一動作”。遇到紅燈,駕駛員自覺將車剎停,等待斑馬線上的行人有序通過。但個別車輛存在著“闖黃燈”現(xiàn)象,在交通信號燈即將變?yōu)榧t燈的情況下,依然加速通過斑馬線。此外,一些右轉(zhuǎn)車輛在紅燈情況下駕車右轉(zhuǎn)時,即使看到斑馬線上還有正在過馬路的行人,依然不停車,搶在行人前面強行通過。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市北湖公園前的文化路斑馬線旁,觀察發(fā)現(xiàn),這里的信號燈只是黃燈閃爍,斑馬線上通行行人較少時,大多數(shù)通過這里的機動車并沒有完全剎停,而是將車加塞在過馬路的人流之中,緩慢通過。
14時30分,正值上班高峰期。記者來到順慶區(qū)模范街的斑馬線旁駐足觀察,每當紅燈還有兩三秒時,駕駛員就已發(fā)動機動車,并按響喇叭。等到綠燈亮時,車輛已經(jīng)到達斑馬線,后面的車也緊跟上來,一些還沒走完人行道的行人不知所措、進退兩難。有的行人加速跑過斑馬線,有的行人只能停下腳步,等待機動車通過后再過馬路。
行人和司機態(tài)度:應當遵守交規(guī)、文明禮讓
“我們行人是按照交通信號燈的指示過馬路的,現(xiàn)在天氣這么熱,有時還被堵在斑馬線上。”市民王女士說,機動車本來就應該禮讓行人,夏天車里基本都開著空調(diào),不知道駕駛員為什么非要搶這幾秒時間。
“無論是機動車還是行人,都應該遵守交通規(guī)則。”市民李先生說,絕大多數(shù)司機是會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的,但他也遇到過幾次,行動緩慢的老年人在通過斑馬線時,一些駕駛員狂按喇叭或加速繞行通過。“這類駕駛員真的應該重新回去學習交規(guī),連起碼的禮讓都不懂得。”李先生說。
記者在模范街上觀察了10多分鐘,發(fā)現(xiàn)一輛車牌號為川RA38××的小轎車,在距離斑馬線還有幾米的距離時便提前減速剎車。綠燈亮起時,仍然有個別行人還在斑馬線上沒有通過,此時,該輛小車駕駛員依舊耐心地等在斑馬線前,也沒有按喇叭催促。直到行人完全通過后,他才啟動汽車緩慢通過了斑馬線。
記者觀察近半個小時發(fā)現(xiàn),炎炎烈日下,絕大多數(shù)駕駛員都會禮讓行人,即使車前并不是斑馬線、一些行人違規(guī)橫穿馬路時,仍能做到剎停讓行人先走。
在文化路一處停車場,面對記者的采訪,駕駛員們表示:
“禮讓行人和公交車上讓座是一個道理嘛,這是一種文明行為。”
“行人和司機不一樣,司機坐在車里,行人暴露在外面,這就更應該要求司機禮讓行人了。”
“一定要禮讓行人,無論是不是在斑馬線上,人肯定撞不過車的,尤其是在惡劣天氣里,車更應該讓人。”
交警部門回應:斑馬線前禮讓要剎停
“‘機動車不禮讓過斑馬線行人’整治行動開展4天以來,我們共開出近200張罰單,教育放行車輛300余輛。”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機動車行經(jīng)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一旦駕駛員違反了這項規(guī)定,交警將對駕駛?cè)藛T處以罰款50元、并記3分的處罰。
交警部門提醒,禮讓行人并不是駕車從行人身邊繞行,而是指完全在斑馬線前剎停。“在有信號燈的路口,無論是機動車還是行人,所有的交通參與者都要嚴格遵守交通信號燈的指示行進。在沒有信號燈的路口,機動車應該緩慢通過,做到禮讓行人。行人也要注意觀察周邊情況,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勻速通過路口。”該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為了營造良好的文明交通氛圍,除了交警現(xiàn)場處罰不禮讓行人的違規(guī)行為,下一步,交警部門還將啟用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電子警察、自動抓拍系統(tǒng)等設備,對不禮讓過斑馬線行人的機動車進行抓拍。一旦被抓拍到,駕駛員一樣要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