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平安經》站臺的廳長被“雙開”,有何啟示?
4月6日,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原廳長霍云成迎來了他的“雙開”通報。
去年8月,霍云成剛剛落馬時并沒有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但隨著“雙開”通報的公開,當地紀委監委也將其一些違法的細節公之于眾。其中,“違規安排下屬購買、宣傳《平安經》”的細節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霍云成也憑借這份通報成功“出圈”。
去年7月,時任吉林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賀電的“大作”《平安經》引發輿論質疑:書中充斥的奇葩內容曾引發群嘲。更令人咋舌的是,吉林省應急管理廳的微信公眾號當時刊發《拜讀“平安經”感言》一文,竟稱該書為“儒林巨制”。
當時,很多網友看到省應急管理廳的官方公號推薦此書,還有疑問。但隨著此次霍云成“雙開”原因的公開,其與賀電的曖昧關系也浮出水面。如果這背后反映了什么問題,那就是:一些官員利用手中權力、所掌握的公共資源,為小圈子的溜須拍馬、相互奉承背書。
顯而易見,霍云成之所以在其所主政下的省應急管理廳的公號上為賀電發表吹捧文章,并不是真的認為賀電的書有多好,自己多喜歡讀這本書,大概率只是出于小圈子內的“私交”,賣了賀電“一個面子”而已。
其實,平日里,大家“文人雅好”,私下互相“點個贊”倒也無妨,但一旦涉及權力和公共資源的使用,且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對方私人事務“背書”,那便已然越界了。更何況,這本書的質量本就極差,稱其為“儒林巨制”,如此用力過度,更顯吃相難看。
公共資源只能為民所用,絕不能成為官員小圈子之間溜須拍馬、互捧臭腳的工具。如今,隨著霍云成“雙開”通報的公布,其與賀電以及《平安經》的“淵源”被人所知。一場鬧劇終于謝幕,而其中的荒唐與任意妄為,卻是永遠值得記取的教訓。
□馬小龍(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