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臨近,記者3月18日從四川省民政廳獲悉,日前,四川省民政廳等七部門印發《2021年清明節期間群眾安全祭掃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對2021年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服務和安全保障工作作出安排,積極倡導綠色文明祭祀風尚,努力實現“平安清明”。
扎實做好疫情防控
今年清明,四川大力提倡網絡祭祀、代為祭祀、居家祭祀,引導群眾減少實地祭掃活動。推廣使用“仁孝四川綠色祭祀”預約祭掃微信小程序、網絡預約、電話預約等方式,按照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限制預約人數,分時段合理控制實地祭掃人數,有效引導群眾錯峰祭掃,及時疏散聚集人群。
針對不同群體特別是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困難,各地要保留電話預約、線下服務等傳統模式,設立綠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體祭掃需求。
同時,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完善應急處置預案。
全力確保祭祀群眾安全
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加強風險研判與預防,結合清明節群眾祭掃“短時間、小空間、高密度”等特點,全力做好隱患排查,制定整改任務清單,明確整改時限。3月25日前,各級民政部門要對所屬殯葬服務機構開展一次安全檢查,督促各項整改落實,堅決防范安全事故發生。
做好祭祀防火工作。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加強防火巡邏,嚴格落實機構內禁燃禁放規定,制定完善早期火情處置辦法。積極配合林草等部門做好機構外集中安葬點、散埋亂葬點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組織祭祀保障演練。
提升殯葬服務質量
優化服務內容,開展“優質服務月”活動,為祭祀群眾提供雨傘、飲水機、休息室、自助鮮花購買等便民服務。探索以可視化、交互性“云祭掃”的方式提供網上紀念堂、VR展示、視頻祭掃等服務。
開展公益活動。鼓勵各殯葬服務機構在清明節期間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思念墻”等免費公益活動,為群眾文明低碳祭掃創造便利條件。各地要大力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法,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免費向困難群眾捐贈節地生態安葬墓穴,履行社會基本責任。持續推進殯葬移風易俗。
四川省民政廳等七部門印發的《2021年清明節期間群眾安全祭掃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2021年清明節期間群眾安全祭掃保障工作實施方案
為扎實做好2021年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服務和安全保障工作,積極倡導綠色文明祭祀風尚,努力實現“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殯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扎實抓好省委、省政府關于殯葬工作、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各項工作部署貫徹落實,積極倡導綠色文明祭祀方式,強化殯葬行風建設,不斷提升殯葬服務質量,努力實現文明祭掃、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一)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引導祭祀人群分流。大力提倡網絡祭祀、代為祭祀、居家祭祀,引導群眾減少實地祭掃活動。推廣使用“仁孝四川綠色祭祀”預約祭掃微信小程序、網絡預約、電話預約等方式,按照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限制預約人數,分時段合理控制實地祭掃人數,有效引導群眾錯峰祭掃,及時疏散聚集人群。要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特別是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困難,保留電話預約、線下服務等傳統模式,設立綠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體祭掃需求。二是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各級民政部門要積極協調衛生健康部門,有序做好殯葬工作人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加大重點場所通風、消毒力度,做好入園祭掃人群的實名登記、體溫檢測、“四川天府健康通”二維碼查驗、佩戴口罩等防控工作。三是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在衛生健康部門指導下修訂完善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預案,結合實際合理設置臨時隔離場所,配備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高峰時段,協調當地醫療機構配屬專業醫護力量,提供應急醫療救護保障。
(二)全力確保祭祀群眾安全。一是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加強風險研判與預防,結合清明節群眾祭掃“短時間、小空間、高密度”等特點,全力做好隱患排查,制定整改任務清單,明確整改時限。3月25日前,各級民政部門要對所屬殯葬服務機構開展一次安全檢查,督促各項整改落實,堅決防范安全事故發生。二是做好祭祀防火工作。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加強防火巡邏,嚴格落實機構內禁燃禁放規定,制定完善早期火情處置辦法。積極配合林草等部門做好機構外集中安葬點、散埋亂葬點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借鑒新冠肺炎疫情基層防控的機制辦法,壓緊壓實鄉鎮(街道)責任,督導鄉鎮(街道)在重要時期加大巡查力度,切實把群眾自發祭祀管起來,重點時段安排專人看守集中安葬點。三是組織祭祀保障演練。各級民政部門要指導所屬殯葬服務機構修訂完善清明祭掃保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組織開展祭掃保障演練,熟悉祭掃服務接待、人員車輛疏導、應急服務保障等流程,強化應急處置準備,保障群眾清明期間祭祀安全。
(三)著力提升殯葬服務質量。一是深化自查自糾。各地要鞏固殯葬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成果,繼續查找殯葬管理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針對性整改提升。要嚴格落實服務收費政策和公示公開規定,不斷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質量。二是優化服務內容。各地可根據條件開展“優質服務月”活動,為祭祀群眾提供雨傘、飲水機、休息室、自助鮮花購買等便民服務。探索以可視化、交互性“云祭掃”的方式提供網上紀念堂、VR展示、視頻祭掃等服務,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三是開展公益活動。鼓勵各殯葬服務機構在清明節期間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思念墻”等免費公益活動,為群眾文明低碳祭掃創造便利條件。各地要大力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法,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免費向困難群眾捐贈節地生態安葬墓穴,履行社會基本責任。
(四)持續推進殯葬移風易俗。一是強化政策法規宣傳。清明期間,群眾對殯葬工作關注度高,各地要大力宣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殯葬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以及綠色惠民殯葬和節地生態獎補等政策,讓群眾了解殯葬改革的為民之舉和惠民之策,引導群眾主動融入殯葬改革大局,努力營造關心支持殯葬改革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倡導文明綠色祭祀方式。各地民政部門和殯葬服務機構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媒體媒介,積極倡導網絡祭祀、遠程祭掃、時空信箱等新型祭祀形式,引導群眾采取獻花、植樹等方式實地祭掃,摒棄傳統祭祀陋習,用更加環保科學的方式寄托哀思。三是宣傳清明傳統文化。各地要深入挖掘清明節傳統文化內涵,結合實際廣泛開展清明傳統文化宣傳活動,弘揚厚養薄葬、慎終追遠,傳承家風家訓和孝道理念,使清明節真正成為“緬懷先輩、傳遞親情、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不斷增強文化自信。積極配合網信部門開展“網絡中國節·清明”主題宣傳活動。
三、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清明節期間歷來是祭祀高峰期,短時間內祭掃人群高度聚集,疫情感染、擁擠踩踏、火災事故等方面風險陡增。各地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清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滅火嚴峻形勢,堅持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堅決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全力確保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安全有序。各地民政部門要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建立健全民政、公安、衛健、應急、市場監管、林草等多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共同做好祭掃活動安全保障工作。各地民政部門和殯葬服務機構要嚴格落實領導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主要負責同志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遇有情況及時上報。
(二)落實部門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職盡責,強化協調配合。民政部門負責清明節期間群眾祭祀安全保障協調工作,保障殯儀館、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內祭祀安全,做好祭祀檢測信息報送。精神文明建設部門負責大力宣傳清明傳統文化,積極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弘揚厚養薄葬、慎終追遠的殯葬文化。公安部門負責清明節期間交通疏導、治安維護等相關保障,重點做好殯儀館、公墓等集中祭祀場所附近的交通疏導。衛生健康部門根據需要在集中祭祀場所配備醫療救護車輛和醫護人員,做好突發情況醫療救治。應急部門、消防救援機構負責指導殯葬服務機構制定清明節期間火災應急處置方案,在重點區域前置力量,保障祭祀活動消防安全。市場監管部門負責查處殯葬價格收費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傳銷和制售假冒偽劣喪葬用品等行為。林草部門負責森林草原火險火情監測預警、火災預防工作,指導鄉鎮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宣傳教育等工作,減少野外祭祀引發森林草原火災風險。
(三)強化監督檢查。各地要高度重視清明祭祀服務保障工作,各級民政部門和殯葬服務機構相關負責同志要深入一線督導檢查,確保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到位。要主動會同或配合相關部門集中對殯葬服務機構安全管理、信息公開、價格管理、消費者權益保障等方面進行暗訪檢查,規范殯葬服務市場秩序。同時,要加強與網信部門溝通聯絡,密切關注殯葬方面社會輿情,及時客觀回應社會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