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鐘煜豪
受《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及各地返鄉管控政策影響,近期多座城市的核酸檢測需求激增。其中,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坐落于廣州)緊急抽調支援醫務人員加班加點工作并全部取消休假,福建省會福州的多家醫院大排長龍。在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1月21日當天核酸檢測人員數量達1600人,是以往高峰期的4倍,日常的10倍。
1月20日公布的《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確,1月28日到3月8日,外地返回農村地區的人員憑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返回農村地區,本省內中高風險區域所在地市的返鄉人員以及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同樣受此約束。此外,全國多地也對自省外低風險區返回人員提出了核酸檢測證明的要求。
《羊城晚報》報道稱,1月21日一早,廣州各大醫院核酸檢測需求大增,不少醫院核酸檢測量增加了數倍,預約號一放出便被“秒殺”。
“平時一天檢測量大約在1700-1800人次左右,今天一天增加了約1000人次檢測量,預計明后天還會持續增加。增量主要來自大學城醫院,由于學生分期分批放假準備返鄉而致,但位于廣州老城區的大德路總院今天也有明顯增加。”21日下午,廣東省中醫院醫務處長陳全福表示,醫院已經調派人手、擴容檢測場地。
另據《新快報》1月22日報道,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近幾天前來醫院做核酸檢測的人群日益增加。醫院門診部主任陳偉表示,為積極配合“愿檢盡檢”的國家政策,目前已做好工作調配,努力增加檢測容量,讓更多老百姓在返鄉前拿到檢測報告,安心返鄉過春節。
22日,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門診部,核酸檢測人員藍瑜娟稱,已經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從上周日開始,來做核酸檢測的市民就多起來了,今天一個上午,就有以往兩天的量!”陳偉稱,省二醫已緊急抽調了其他科室前來支援,醫務人員加班加點工作,全部取消休假;增加檢測窗口,并盡可能提高人員工作效率;與信息科聯系協商,增加掛號容量;同時,將以往周六、周日只有上午接受檢測改為全天均可接受檢測。目前每日檢測已達2000人,醫院繼續做好檢測人數劇增的應急準備。
在廣東中山,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緊急提升核酸檢測力量。1月21日上午,在發現有核酸檢測需求的返鄉人員急劇增多之后,醫院緊急增設一處臨時核酸檢測采樣點,同時延長采樣時間,周末無休。據統計,當日核酸檢測人數高達1700多人。深圳廣電集團都市頻道《第一現場》24日報道則提示,近期有市民向我們反映,很多人預約去做核酸檢測,到了醫院之后發現排隊2小時,核酸檢測2分鐘。截至1月24日,深圳共有324家醫院和社康可做核酸檢測采樣,包括59家醫院、265家社康中心。
類似的情景也出現在浙江等外來務工人員大省。
微信公號“蕭山日報”1月23日報道稱,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的日常核酸檢測量在150人/天,高峰期的核酸檢測量在300至400人/天。自從返鄉人員需持有7日內核酸陰性檢測證明要求發布后,21日開始,醫院的核酸檢測量就明顯上漲。僅21日當天核酸檢測人員數量就達到了1600人,比日常高峰期提升了4倍。很多外來務工人員沒有市民卡,來醫院首診必須要辦理就診卡。往常醫院的就診卡辦理數量為100多張,21日一天的就診卡辦理數量立馬增加至1200張,從數據中不難看出來院進行核酸檢測的大多數為返鄉人員。
檢測量的猛增對采樣人員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該醫院的一位采樣人員說:“每天要檢測好幾百人,每次都是重復同樣的動作,右手大拇指和整個右手臂已經開始隱隱作痛了,但是每個人都是咬著牙堅持著。”
《杭州日報》23日報道稱,杭州幾大醫院核酸檢測人數,這兩天也都明顯翻倍。報道還稱,今年春運1月28日開始,浙江醫院門診部主任王亞利估計,1月底幾天會是返鄉人員核酸檢測的高峰。“建議需要檢測的市民盡量避開周一以及每天上午8-9點的高峰,錯峰來院。也可以在來院前電話咨詢醫院人流量的情況,避免過久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