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記者 張超)丁字橋鎮茂溪村返鄉農民工呂光明,利用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大力發展“娃娃魚”特色水產養殖,走出一條特色產業致富之路。
走進丁字橋鎮茂溪村特色水產養殖基地,只見一個個碧波蕩漾的魚塘交錯相連。據業主呂光明介紹,本地養殖“娃娃魚”一般在室內進行,這是他自己開發的魚塘養殖“娃娃魚”的新模式。2015年,呂光明開始努力探索“娃娃魚”室外養殖之路。他成立娃娃魚養殖家庭農場,建設養殖基地150余畝,養殖商品娃娃魚1500余尾。由于地理環境良好,山澗有山泉水流經養殖場,養殖場里的娃娃魚越長越好,客戶也越來越多,銷售市場也越來越廣。
娃娃魚又名大鯢,是珍稀兩棲動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具有科研、食用、醫藥、美容和觀賞等開發價值,含有18種氨基酸,抗癌抗衰,被醫藥界稱為“水中人參”。養殖過程中,呂光明繼續創新養殖模式,把娃娃魚和鯽魚、鯉魚等四大家魚一起仿生態養殖,娃娃魚的品質有了很大提升。
呂光明說,“娃娃魚” 養殖周期有三年,養到4-5斤就可以出售,每斤批發價大概在80-100元左右,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談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呂光明表示,現在他正在申請娃娃魚戶外養殖專利,下一步希望把這種養殖模式推廣出去,將“娃娃魚”養殖技術傳授給更多的人,讓大家共同致富。(編輯/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