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吳婷婷)近兩年,全國多個省市推出可通過智能手機完成資格認證的APP。社保待遇資格認證人群大多為退休老年人,認證方式的改變方便了擁有智能手機,且會使用手機上網的老年人。不過,仍然有不少老年人不會用手機上網,甚至還用著非智能手機,這部分老年人的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如何辦理?
近日,記者從昆明、上海、廣州、西安、長沙、青島等多個城市的12333社保咨詢熱線了解到,部分省市的社保部門可以為不會手機操作認證的老年人提供線下認證服務,部分城市提倡使用線上操作完成認證,如果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建議咨詢社區社保部門。
老人不會手機操作 認證還得兒女幫忙
今年11月份,隨女兒在北京居住的伍大爺遇到了麻煩事,因為他一直沒有在手機上操作社保待遇資格認證,伍大爺在云南昆明的單位工作人員連打了好幾個電話到北京,希望能“手把手”地教會老爺子用手機完成認證。
可伍大爺對智能手機的操作依然停留在接打電話的階段,任工作人員怎么教,老爺子也沒有搞定。這認證完成不了,就會影響到退休工資的發放,倆人都急了一腦門子汗。
原本不想給女兒添麻煩的伍大爺最終還是得讓女兒來幫助完成認證。伍大爺告訴記者,即使是女兒幫助操作,也有很多包括用戶注冊、身份證拍攝等流程,尤其是人臉識別環節,他又是搖頭,又是張嘴地認證了兩次才完成。
伍大爺表示,以前當地的社保待遇資格一年現場認證一次,“大家集中去辦理的確有些麻煩,原想著改成智能化認證了,沒想到自己不會操作手機,還是白瞎?!?/p>
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昆明市社保局發布消息,昆明已經開始全面推進手機App自助確認,全市社保待遇領取人只需下載“云南人社12333”或“云南手機辦事通”開展自助確認,即可在家里完成社保待遇領取資格自助確認,
伍大爺原單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接到關于社保資格認證調整的通知,認證調整為手機APP操作辦理。按照通知要求,資格認證一年需完成后四次,至于今后什么時候需要再次認證,工作人員表示,系統可能會發送提示短信,老年人及其家屬可關注相關短信提示。
多數城市提倡用手機APP認證
近日,記者撥打了長沙、昆明、南京、北京、廣州、西安、上海等城市的12333社保服務熱線,了解社保資格認證的流程。
南京12333客服人員表示,提倡使用手機APP以及 有個QQ的方式進行資格認證。針對不會使用手機認證的老年人,客服人員表示,可以用QQ線上認證,“各個區都有自己的QQ號,可以辦理預約認證?!?/p>
但不是所有老年人都能順利完成QQ認證。對此,工作人員表示,以前老年人可以通過郵寄紙質材料的方式辦理,但現在不再提倡這種方式,而且要填寫的材料都由社保部門開具,如果老年人沒有收到紙質填報單,同樣也無法完成認證。鑒于此,工作人員建議,退休老年人可以聯系街道負責社保的部門,咨詢是否還有更好的建議或者辦法。
與南京類似的還有上海。上海12333客服人員介紹,上海的社保資格認證一年一次,一般使用手機APP人臉識別后完成?!鞍凑胀昵闆r,如果手機操作認證有困難,可向社保中心反饋,通過郵寄戶口簿等資料的形式完成認證。“今年,針對確有認證困難的老年人提供上門認證服務,社保部門會跟老年人聯系。每年情況不太一樣,之前沒有上門服務?!?/p>
部分城市仍保留線下認證方式
針對不會使用手機操作的老年人,部分城市12333客服人員明確表示,盡管提倡使用手機自助完成認證,但是老年人如果實在有困難,可以到各區的社保部門尋求幫助。此外,還有部分城市依然保留著傳統的認證方式。
昆明12333客服人員表示,無法完成認證的老年人可以前往社保部門,工作人員可以幫助老年人完成手機認證操作或者現場人工認證。
北京市對于不能使用“北京通—社保認證”服務系統的人員,可通過用人單位或所屬社保機構協助進行線下認證。
長沙市認證方式包括網上自行認證、經辦機構認證、社區認證、單位認證、手機自行認證、手機傳統認證等多種方式。
湘潭市認證方式包括目前,登陸湘潭市人社局門戶網站 “在線辦理”;利用智能手機搜索相關APP,安裝注冊后,根據軟件提示的步驟,直接通過手機方便快捷的進行認證。老年人也可以持二代身份證到就近的街道(鄉鎮)、社區進行認證。
居住在本市范圍內,因長期身患嚴重疾病等原因不能進行人臉識別認證的離退休人員,可由社保員提供上門認證服務。此外,居住在異地且無法進行人臉識別認證的離退休人員,通過向領取養老金的社保經辦機構寄送《異地居住退休人員養老金領取資格協助認證表完成認證。
青島廣州開展大數據自動認證
相對于還需要刷臉的認證方式,大數據自動認證可以更加方便老年人。青島市12333工作人員介紹,該市的社保資格認證已經調整為大數據自動認證,也就是靜默認證,退休人員無需刷臉、也無需操作手機,而是通過大數據自動比對完成認證。
公開信息顯示,自2018年8月“青島FAST認證模式”實施后,全市近200萬社保待遇領取人員,均無需主動關注是否具備領取資格,全程零感知,認證服務“靜悄悄”。
少數大數據平臺無法確定其待遇領取資格的人員(全市每月占比1%),優先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提醒其通過手機刷臉認證;極少數需要兜底核實的待遇領取人員,由基層工作人員登門服務。
廣州市12333工作人員介紹,廣州市戶籍本地居住人員的社保資格認證同樣也由大數據完成。記者了解到,廣州市戶籍本地居住人員實行信息比對的月度認證方式。廣州市社保經辦機構每月通過廣州市公安戶籍信息比對等方式,核查廣州市戶籍廣州市居住的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月度領取資格,通過資格認證的,繼續發放養老金;未通過的,從次月起停發養老金。該類離退休人員無須到所屬的社保經辦機構或者退休人員管理機構辦理領取資格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