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展蒸蒸日上時,老板曾飛接到老家村民打來的電話,“你愿不愿意回來參選村支書?”曾飛有些猶豫,“放棄好不容易打拼出來的事業,當一名普通的村支書,真的值嗎?”他經歷了無數次糾結,最終作出令人意外的決定:回鄉。
曾飛這一干就是4年多,雖然村子還是那個村子,但變化卻驚人:道路硬化了,路燈明亮了,貧困戶入股了,產業發展有著落了……他本人榮膺“敬業奉獻四川好人”。
不管自家生意 放手回鄉一搏
順慶區蘆溪鎮柳林鋪村(原顧家店)曾是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由于一位“80后”村黨支部書記的到來, 這些年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民們說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
到柳林鋪村之前, 曾飛有三個身份,黨員、退伍軍人、商人, 這讓人很難將他和村支書聯系在一起。 但如果放眼脫貧攻堅這片沒有硝煙的主戰場,一切又似乎合情合理。
2001年入伍、2003年退伍, 兩年的部隊經歷練就了曾飛吃苦耐勞、說干就干的品質。從部隊退役后, 曾飛到重慶和父母一起經商, 后來開起了自己的公司。本該一直從商的他,卻因2016年下半年來自家鄉的一通電話, 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第一次,是一位村民,詢問他是否愿意回來參選村支書,他拒絕了。第二次、第三次……村民們紛紛打來電話, 他有些動搖了, 他也想盡自己的努力去建設家鄉。
當曾飛舉棋不定與家人商量時, 遭到了強烈反對。“你是公司的主心骨,要是離開了,公司可怎么辦?”“一個窮山溝,致富哪有那么容易?” 萬般糾結,曾飛最終排除雜念, 聽從了內心的召喚,“我是退役軍人、黨員, 沒有軍隊的培養就沒有今天, 脫貧攻堅理應有我的身影”。于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也不管自家公司的生意,決定放手回鄉一搏。
大膽建設產業園 村民奔上小康路
自從曾飛當上村支書以來,家里公司的生意越來越差,家鄉卻變得越來越好。如此尷尬的情形, 導致曾飛的家庭矛盾重重。萬般無奈的他,想過辭職,回家打理生意,但心里的責任感又讓他很快打消了這種念頭。 他知道,柳林鋪村已經離不開他。
曾飛說,當他接手工作時,發現村上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在頭緒繁多的事務中,他將帶領群眾致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柳林鋪村要發展, 除了基礎設施要“輸血”外,還要更多地實現“造血”,發展產業。
通過翻閱各種資料并實地考察, 曾飛大膽提出建設產業園的想法。 他挨家挨戶向村民講解建設產業園的好處, 聘請了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指導,培訓技術骨干。在他的努力下,柳林鋪村成功建立了寶康種養殖合作社, 流轉了200多畝土地種植李子樹、柑橘樹,村民可利用流轉土地收租金, 還可在產業園務工掙錢, 農忙時一人一天能收入100多元。
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綠油油的果園, 貧窮落后的小山村整體面貌也搖身一變。 在曾飛的帶領下, 全村干部群眾除了搞種植養殖以外, 還大力推進完善基礎設施, 修公路、 修房屋、建文化活動室、安路燈等,為村民的出行、娛樂、就業、居住等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切實解決了民生問題, 使得該村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父老鄉親們臉上都笑開了花。
“在村上,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農戶家里,無論是暴風驟雨還是驕陽似火,只要是村里最忙的地方,總能看見曾書記的身影。”當地村民說到曾飛時,無不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