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聞網評論員 張義成
7月26日, 市委書記宋朝華在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暨市級領導干部和縣處級主要負責同志讀書班開班式上要求,要通過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推動南充從“經濟大市”向“經濟強市”轉變。黨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新時代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將顯著提升成渝地區區域能級和戰略位勢,必將深刻改變成渝地區發展格局和經濟版圖。我們要進一步搶抓歷史機遇,全力融入國家戰略、承接雙核輻射、促進北翼振興。要進一步招大引強,招強引優,用一個個大項目、 好項目夯實底部基礎,壯大縣域經濟, 推動南充做大經濟增量、做優經濟質量、做強經濟體量。
推動南充從“經濟大市”向“經濟強市”轉變,要進一步強化產業支撐。我們經濟總量2018年在川東北率先跨入“2000億俱樂部”、去年突破2300億,正加速向3000億邁進。 成績單固然靚麗,但當前的南充經濟實力還不強、發展質量還不高、產業結構還不優的問題依然突出, 轉變發展方式還需持續用力。要進一步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以產業興市,以實體強市。加快壯大“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在現代農業產值突破千億的基礎上,力爭2021年汽車汽配產值突破千億。加快發展“五大百億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生物醫藥產值突破百億的基礎上,力爭2021年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產值突破百億。要對接成渝主導產業,以“總部+基地”“研發+生產”“園區+飛地”等模式,共建產業鏈、保障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實施“5+100”重大工程項目,以“頂天立地”的大項目、“鋪天蓋地”的好項目,托起南充發展藍天。
推動南充從“經濟大市”向“經濟強市”轉變,要進一步招大引強,招強引優。堅持“非禁即入”,進一步強化開放意識、擴大開放領域,大力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引領發展戰略,力爭引進一批實力雄厚、技術領先、業績優良、信用良好的大集團、大企業、大公司,為南充在成渝城市群中率先突破, 加快建設成渝第二城、全力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注入強勁動力。 要全力營造重商親商安商護商的氛圍,倡導和樹立“企業創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納稅人是衣食父母”“保護外來投資者就是保護南充發展”等理念,為企業配套最優的政策、提供最優的服務、營造最優的環境, 讓企業家在南充投資放心、工作順心、生活舒心。要持續優化發展環境。 大力推進商事制度 “十四證合一”改革、“紅頂中介”整治、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秩序規范等工作, 不斷優化市場環境。認真開展“三亂”治理,嚴厲打擊誣告陷害亂告狀、堵門堵路亂上訪、別有用心“亂炒作”等行為,不斷優化法治環境。大力加強誠信政務建設、96960行政效能熱線辦理等工作,不斷優化人文環境。對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嚴肅追責問責。
推動南充從“經濟大市”向“經濟強市”轉變,要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郡縣強、天下興。只有夯實縣域經濟這個底部基礎,才能支撐起南充從“經濟大市”向“經濟強市”的轉變。江蘇、山東、浙江等省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為經濟強省, 就在于有一批縣域經濟強縣作支撐。 作為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 省委確定的全省7個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和重點培育的經濟副中心城市, 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和利好條件。當前,我市縣域經濟正處于蓄勢突破的攻堅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政策機遇的窗口期“三期疊加”的重要關口,隨著“5+5” 現代產業體系的加速構建和 “5+ 100”重大工程項目的加速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支撐將更加強勁、發展將更加迅猛;隨著成南達萬高鐵、漢巴南鐵路、成南高速擴容、高坪開放口岸機場、閬中機場、嘉陵江高等級航道等綜合交通體系的建設,縣域經濟將邁入“高鐵時代”“高速時代”“空港時代”“港口時代”;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機遇疊加交匯,特別是中省增加赤字規模、 一般性轉移支付、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PPP項目支持力度、重點領域“補短板”等政策措施密集出臺,縣域經濟發展將獲得更多的政策紅利。我們要加快構建“一主一副、區域協同” 發展新格局, 力爭經過5年努力,主城三區經濟總量突破1500億、成為全市經濟主力軍。力爭經過3年努力,有一個縣(市)經濟總量突破500億、成為全市經濟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