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大車企接連宣布裁員以減少損失。
7月23日,戴姆勒集團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務報告,其中凈虧損達到19.0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8億元)。戴姆勒首席執行官康林松表示,該公司將繼續實施重組計劃,大力削減成本,加大裁員力度,重組措施的持續時間將從此前預計的2022年延長到2025年。
圖片來源:carscoops
此前,據外媒報道,戴姆勒集團或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3萬人。據了解,該集團在全球擁有近30萬名員工,這意味著將有十分之一的員工被裁掉。而這一最新的升級版裁員計劃將在當地時間7月24日提交監事會表決。不過,截至目前集團并未宣布最終結果,戴姆勒也未對裁員計劃置評。
新的重組計劃將裁員3萬人
事實上,由于2019年戴姆勒公司已經出現業績下滑,早在去年11月,戴姆勒就表示將至少裁員1萬人,以完成在2022年將人力成本削減1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4億元)的目標。
今年7月初,戴姆勒的人事主管威爾弗里德波思也曾表示,戴姆勒必須主動裁減1.5萬名員工,以免被迫裁員的情況發生。
受到今年疫情影響,在戴姆勒集團7月9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康林松表示“將把褲腰帶勒得更緊一些”,裁員數量或上升至2萬人。之前戴姆勒寄以厚望的提前退休、主動離職以及縮減工時等軟性裁員措施已經捉襟見肘,強制性裁員已不再是禁忌。不過,康林松此次拒絕透露最新的降本目標,并且稱該公司正在與工會進行談判。
當地時間7月22日,據德國《經理人雜志》(Manager Magazin)報道,戴姆勒去年發起的縮減成本計劃比最初啟動時涉及范圍要更廣,裁員規模可能擴大到3萬人。據了解,根據內部計劃,此次裁員的重點將是管理職位,裁員將使其人工成本的削減金額也從14億歐元提升至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63億元),而裁員的最終數量將受不同因素影響。
據悉,裁員通知將在8月前后發送給員工。此外,由于產能過剩的問題,康林松考慮關閉部分海外工廠,其中包括與日產在墨西哥的合資工廠、位于巴西和南非的工廠都可能會被關閉。另外,戴姆勒集團表示計劃出售位于法國的漢巴赫工廠,并將原本計劃在該工廠生產的smart車型轉移到中國工廠生產。
二季度虧損進一步加大
7月23日,戴姆勒集團公布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集團銷量與營收下滑都在30%左右,虧損進一步加大。
具體來看,今年第二季度,戴姆勒集團共售出541800輛乘用車和商用車,較去年同期的821700輛同比下降34%;營收為30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469億元),同比下滑29%;息稅前利潤為負16.82億歐元(約13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約8%;凈虧損19.06億歐元(約15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約53%。
雖然季度虧損額超過了百億元,但是戴姆勒集團表示該季度的虧損實際上低于預期。不過為了提升生產效率,集團將進一步削減成本,以獲得穩定的現金流維持公司健康的運營。
據悉,由于第二季財報業績好于預期,在公告發布后,戴姆勒集團的股票一度上漲6%。戴姆勒集團表示,若經濟持續復蘇,集團的息稅前利潤以及工業業務現金流將扭負為正,有望實現盈利,但仍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工會領導人強硬拒絕 裁員或將留有懸念
盡管裁員計劃已不再是秘密,但據《彭博社》報道,戴姆勒工會領導人拒絕接受關閉工廠的提議,也拒絕就2017年董事會關于保證2029年前不裁員的協議進行重新談判。
戴姆勒最高勞工代表、監事會成員Michael Brecht及其副手Ergun Luemali所簽署的一份備忘錄顯示,勞資協議和相關的職位保障“不需要再討論”,“我們也不再討論關閉工廠一事”。對于有關提高利潤率的談判,戴姆勒工會領導人依然持開放態度,但是工會表示,在最近的談判中,管理層并沒有提到有關裁員、關閉工廠或更改勞動協議的計劃。
7月23日,戴姆勒工會在發給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在7月24日舉行的監事會會議上,雙方無法達成協議,工會將在所有工廠內召集員工,向其告知下一步的行動。工會的這一決定表明其與公司管理層之間的關系陷入緊張,因為管理層希望通過裁員以進一步削減成本。
截止目前,戴姆勒公司發言人拒絕就工會領導人發言置評。最新消息也顯示,最新裁員計劃是否通過監事會的批準也不得而知。看來,戴姆勒集團管理層與工會的談判依然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