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政務服務中心整體搬遷,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入駐。同時,大力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提升37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服務站)、536個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站硬件設施、服務水平,構建成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實現政務服務一門辦、便民事項就近辦、民生小事村代辦,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
A 政務服務一門辦
“現在辦事只到政務中心就辦成,實在是方便快捷。”7月3日,儀隴縣某幼兒園負責人談起辦理校車線路許可證,很是滿意。該負責人遞交申請后,縣行政審批局當天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聯合踏勘、聯合評審,實行“踏勘一車去、現場一起評、結論一次出”,1個工作日即辦成。而在改革前,申請人分別要到教育、應急、交通等部門辦理,耗時1個月以上。
2019年,儀隴縣投資1000多萬元,裝修了1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政務服務中心,并于同年12月23日正式啟用,該中心設置窗口120個,入駐單位21個,人員230人。政務大廳包括審批服務大廳和公共服務大廳,審批服務大廳集中辦理行政許可事項及公積金業務,公共服務大廳主要辦理社會保障、公安服務、司法服務、民政婚姻登記、不動產及公用事業收費等業務,真正實現了只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
筆者來到儀隴縣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大廳引進了“互聯網+”智慧政務系統,包括查詢系統、排號系統、填單系統、評價系統、效能監察系統等,還設立了自助服務區,完全實現了政務咨詢、辦事排號、辦件查詢、效能評價等信息化、智能化。前臺服務人員介紹,為方便群眾辦事,政務中心還開通了直達公交,提供了限時免費停車場服務,設置了打字復印等便民設施。
筆者參觀發現新的政務服務中心增添了許多人性化的服務設施,飲水機、充電臺、休閑書吧、母嬰室、殘疾人通道等一應俱全。來到一臺自助照相機前,服務人員說,以前辦理簽證業務時是社會化照相,既費時,又花錢,現在有了自助照相機,群眾不出大廳就可以免費自助照相,大大節約了辦事成本。
良好的軟硬環境,保證了辦事群眾詢問有人解答、辦事有人引導、雨天有人送傘、夏天有人倒水、老弱有人攙扶。
B 便民事項就近辦
便民服務如何,老百姓最有發言權。永樂鎮大橋社區居民李興平說,以前來政府辦事要“多頭跑、反復跑”,且程序多、時間長,群眾辦事極不方便。政府推出一系列便民舉措后,實行“馬上辦、代著辦、領著辦、流動辦”,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切實解決了廣大群眾的煩惱,值得點贊。
永樂鎮距縣城30公里,轄3個城鎮社區,總人口4.53萬人。該鎮以打造“服務更優、效率更高、為民更便、形象更佳”為目標,在鎮政府設便民服務中心,設置了人社、法律服務、黨政綜合、衛健、林業城建、國土、扶貧、信訪、民政、退役軍人服務等12個窗口,入駐窗口工作人員17人。
針對不熟悉辦事流程的辦事群眾,該鎮借鑒銀行“大堂經理”模式,創新設立“便民服務向導臺”,由鎮黨政班子成員和全體鎮干部每日值班,引導來訪辦事群眾,切實把便民服務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句祝福“三個一”落到實處。針對不熟悉電腦、手機操作的辦事群眾,該鎮將窗口涉及服務項目、工作流程、業務范圍、聯系電話、需提供的材料等內容匯編成折頁宣傳單,供群眾隨時查閱。印制1萬余張便民服務聯系卡發放到戶,并通過政務微博、村(居)微信群、QQ群廣泛宣傳,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知曉辦事流程,力爭讓群眾一次性備齊資料、一次性辦好事情。截至目前,受理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達8000余件,現場辦結率、按時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
永樂鎮便民服務中心只是儀隴縣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的一個縮影。該縣在全市首先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延伸至所有鄉鎮,同步下放107項行政權力事項,真正做到群眾就近申請、就近受理、就近辦理、就近取件。
鄉鎮便民服務如何落實?儀隴縣給出了答案:堅持“應進必進”,將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政、國土、城建、勞動保障等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便民服務大廳集中辦理,分類設置辦事窗口,其他不常辦事項歸入綜合窗口;實行AB崗制度,堅持逢場日全員到崗,其他時間安排至少2名人員值班;實行預約辦,發放“便民聯系卡”、建立“最多跑一次”工作微信群、開通“便民服務熱線”,搭建辦事群眾與便民窗口的“連心橋”,做到有事及時辦。
C 民生小事村代辦
“你村殘疾戶王遷的殘疾補貼打不到卡上,請聯系他本人,盡快到鎮上來重新辦理。”日前,雙勝鎮果園村黨支部書記魏均民接到該鎮民政所工作人員電話。王遷跟隨父親在廣州務工,魏均民撥通了他的電話,要求把殘疾證復印件和銀行卡號發過來,并表示為他全程代辦。
果園村設置代辦點,由村干部分別負責民政、國土、農業、社保等事項,村民把申請和資料直接交到村上,村干部全程代辦,由“群眾跑”變成“干部跑”。今年以來,該代辦點累計為該村群眾辦理事項近200項。
“干部代辦,村民方便。特別是農忙季節,村干部一個人代辦,可以讓更多的村民放心忙農事。”魏均民說,老百姓的小事就是黨員干部的大事,必須用心用情去做好。
村(社區)作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是黨和政府離群眾最近的地方。村級事務怎么辦?儀隴縣立足鄉村實際,延伸服務半徑,實行全程代辦。堅持代辦人員常態化,組建由村(社區)干部擔任的“代辦員”隊伍,將代辦工作納入村(社區)干部績效考核。堅持代辦事項明細化,緊扣群眾需求,梳理生育服務證、醫療保險、宅基地初審、老年優待證等43項常辦事項,細化代辦指南。堅持代辦方式多樣化,靈活代辦方式,實行上門服務、預約服務、站點服務,群眾辦事不出村、服務送到家門口。
下一步,儀隴縣將充分利用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村接件、鄉錄入、縣審批的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協同辦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