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bz5sp"><del id="bz5sp"></del></label>
    <i id="bz5sp"><meter id="bz5sp"></meter></i>

    朱德故里景區關于征集形象宣傳口號的公告

    一、征集目的

    為準確展示朱德故里景區的文化旅游特色,進一步增強朱德故里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全面提升朱德故里旅游整體形象,特向社會公開征集景區形象宣傳口號。

    二、作品要求

    1、主題鮮明,內容健康,能明確突出朱德故里景區旅游整體形象及特色,具有較強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2、創意新穎,定位準確,能反映朱德故里景區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厚的紅色文化和獨特的客家文化。

    3、語句精煉,瑯瑯上口,易讀易懂,易記易傳,一般在16個字以內。

    三、截止時間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截止時間為:2018年 9 月30 日24 時止。

    四、說明事項

    1、所有應征稿均應注明作者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聯系方式。

    2、所有應征作品均通過指定的朱德故里景區網站郵箱投稿(不接受傳真投稿),作品要注明“征集”字樣,并對作品內容、創意進行簡要說明。

    3、入圍、入選作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作者(投稿人)須承諾其作品的著作權全部歸朱德故居管理局所有,凡投稿人均被視為認可本決定所表達的全部內容。應征作品必須為原創作品,如涉及侵權行為,由作者(投稿人)本人承擔一切后果。景區已使用的宣傳口號不再納入征集評選(見附1清單)。

    4、若參選作品經專家評審認定無一作品達相應等次的,該等次獎可空缺。

    5、本次征集活動不收報名費,應征者請自留底稿,來稿恕不退還。

    五、評選辦法

    1、網上評選:2018年10月10日— 11月10日,將征集作品通過朱德故里景區網站和儀隴新聞網鏈接對外發布,接受網友投票,得票數多少作為入圍參考條件之一。

    2、作品入圍:根據公眾投票結果和評審組意見,分別選出優秀主題形象宣傳口號30條,作為參賽入圍作品,參與專家最終評審。

    3、專家評審:2018年12月1 日——2018年12 月20日,由朱德故居管理局組織專家對入圍的30條作品進行評定,確定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若干名。

    4、審定發布:專家團隊有權對入圍作品進行修改完善。若在修改完善中涉及到多條或數條作品,所有涉及作品均作為入圍作品,獎金等次由專家團隊確定。

    六、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金100000元;

    二等獎1名,獎金20000元。

    三等獎2名,獎金5000元。

    優秀獎10名:獎金500元。

    七、投稿地址及聯系方式

    投稿郵箱:zhudejng@163.com

    聯系人:陳良平\顏琴

    聯系電話: 0817-7598169

    附件1:景區已使用的宣傳口號清單

    附件2:朱德故里景區情況介紹

    附件3:儀隴客家文化簡介

    附件4:儀隴大木偶簡介

    附件5:張思德同志及張思德紀念館、張思德培訓學院簡介

    朱德故居管理局

    2018年 5 月23日

    附件1:

    景區已使用的宣傳口號清單

    1、朱德故里  德鄉儀隴

    2、朱總故里  德鄉儀隴

    3、朱德故里  中國德鄉

    4、紅色經典  中國德鄉

    5、紅色經典  神韻琳瑯

    6、紅色經典  客家勝地

    7、朱德故里  客家勝地

    8、朱德故里  客家圣地

    9、朱德故里  心靈福地

    10、紅色熱土  寧靜鄉村

    11、經色經典  寧靜鄉村

    12、紅色經典  德銘天下

    13、朱德故里  德行天下

    14、朱德故里  德傳天下

    15、德行天下  根在儀隴

    16、兩德故里  信仰之都(鄉)

    16、森林中偉人故居

    17、森林中的偉人原鄉

    18、神奇的朱德故里  神秘的客家文化

    附件2:

    朱德故里景區情況介紹

    朱德故里景區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馬鞍鎮。總體規劃面積52.5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6平方公里。內轄5個村(社區),人口5385人,有耕地2641畝,植被覆蓋率92.6%,是一個與村民共生共融的開放式、原生態景區。

    景區現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是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員干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區,全國重點紅色旅游區,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重要節點。2016年被評為全國“我最向往的黨史教育紀念地”、全國首批“景區帶村”旅游扶貧示范項目、全國旅游系統先進集體。

    2004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親臨朱德故居視察,作出了“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護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設好”的重要指示。景區建設圍繞“保護、完善、充實、提高”的思路,堅持“著眼保護、修舊如舊、尊重自然、不大拆大建”的原則,樸實自然地復原朱德在家鄉生活的場景,再現當年朱德回鄉時“松青柏翠故鄉景,桃紅李白大地春”的原生態風貌。建成后的景區蒼松翠柏,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炊煙裊裊,農房田舍掩映其間。景區位于秦巴山系余脈,承接巴人文化和古蜀文化的碰撞,積淀成神秘厚重的川北風情:青瓦小院、織機紡車、犁耙鋤耬、水車窗花、釀酒舂米……漫步景區,先民足跡歷歷閃現,地域風情撲面而來。

    一、資源獨一無二。一是人文景觀獨特。景區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德同志故居”、“朱德誕生地”和“丁氏莊園”;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有陳列朱德生平事跡和朱德家史的“朱家祠堂”;有被毛澤東稱為“偉大女性”的朱德生母“鐘太夫人墓”和風水寶地朱德生父“朱世林”墓;有朱德少年時讀書的“藥鋪埡私塾”和“席家碥私塾”舊址;有少年朱德親手挖掘的“琳瑯井”;有客家建筑風格與川北民居韻味巧妙結合的川北客家第一莊——丁氏莊園。二是文化底蘊厚重。紅軍之父、三軍總司令、人民委員長、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朱德同志就誕生在這里,李先念、徐向前、許世友、王樹聲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奮戰,留下了眾多遺址遺跡。景區內有近3000客屬后裔,客家人的語言、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至今仍完整傳承,朱德同志就是客家人的杰出代表。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和農耕文化在這里得到了全面保護與合理開發。三是自然風光秀美。景區田園風光自然樸實,山形地貌神奇獨特,水體景觀明澈靈秀。有酷似五角星的琳瑯山、貌似黨徽的錘鐮石、宛如官帽的轎頂山、形似青龍偃月刀的關刀山、狀如中國地圖的感恩湖,還有極富傳奇色彩的馬鞍山、插旗山、筆架山、大灣堰……這里的一山一水,無不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山水相融,清秀幽奇,進入景區的每一位游客都會感受到天然氧吧的清新潤澤。

    二、景民共生共融。保持原生態是朱德故里景區最大的吸引力。始終堅持原生態理念,把開放共融、旅游惠民作為景區發展的終極目標。在景區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中,按照“外觀保持原樣,周邊環境整潔,室內美觀大方”的原則,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政府投入資金統一打造農房,完好保存了景區歷史文化脈絡,景區人文紀念地與民居自然和諧,點綴其間,是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古樸鄉村。近年來,修建了景區村社道路和集中供水設施,大大改善了村居環境;借助國家退耕還林有關政策,租用集體林地,大力培植花卉林木,保持了景觀原生態;引導和鼓勵村民發展庭院經濟,栽植經果林,充實景觀內容,豐富了景觀效果;村民在發展旅游中嘗到了甜頭,得到了實惠,呈現出景民共建共融、和諧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管理科學高效。景區管理機構——朱德故居管理局是2007年經四川省編制委員會批準成立,明確為南充市人民政府直屬的正處級事業單位,下設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和朱德銅像紀念園管理所2個正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內設辦公室、財務科、文物科、宣傳營銷科、園林和規劃建設科、安全保衛科、丁氏莊園管理所7個中層機構,具體負責朱德故居紀念園區和朱德銅像紀念園的文化旅游管理工作。鑒于景區屬開放式,游覽線長,原住居民多,管理難度大,經儀隴縣委縣人民政府批準,又設立了兩個派駐機構——景區派出所和綜合執法大隊。2013年10月,儀隴縣委、縣政府又批準成立了朱德故里景區黨委和管理委員會,賦予了管委會行政職能,將核心景區所轄5個村5000多居民整體劃歸管委會管理,進一步理順了過去多頭管理等體制障礙,調動了相關部門和景區村民參與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方便了群眾辦事,解決了發展瓶頸問題。

    四、基地價值凸顯。一是依托紅色旅游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作為教育基地,景區主題教育功能突出,宣傳講解和展陳方式科學先進,吸引了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青少年前來參觀學習;每年都運用展板、多媒體等方式進社區、軍營、學校舉辦主題展或流動展。2014年以來,結合時政主題活動的開展,在紀念館開辟了《朱德與群眾路線專題陳列展》《朱德與廉政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專題展覽,先后接待黨員干部共300余批次;配合張思德培訓學院開展了革命宗旨教育活動;利用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朱德故居等重要紀念地,開展了以朱德理想信念為主要內容的革命傳統現場教學,編印了《朱德故事集》等多部勵志書籍,年均接待干部培訓100余批次;年均接待機關單位組織的廉政教育活動160余批次;年均接待機關單位組織開展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200余批次,與省內20余所高校簽訂了共建協議,年均接待大中小學學生20余萬人次。同時,還與小平故里、巴中烈士陵園、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等地組成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讓廣大游客在不同的背景下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震撼。二是依托紅色旅游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景區紅色文化厚重,客家文化悠遠,“三鄉”文化濃郁,是人文與自然相融的開放式原生態景區。 2006年12月景區改擴建后,現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3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0億元,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是2004年的12倍和35倍,帶動直接就業 287人,帶動間接就業約12000人。景區村民人均年收入由 1236元增加至 8238元,增收 7002 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五、發展前景廣闊。香港《大公報》、《經濟日報》等極具影響力的平面媒體都曾頭版刊發圖文信息介紹宣傳景區;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華人世界》、《地理·中國》,四川電視臺《新聞現場》、陜西電視臺《游遍中國》天津電視臺《拾遺》、上海東方電視《我有好家風》等欄目先后對景區進行專題報道。2016年,對朱德紀念館進行了重新布展。2008年起,朱德故居紀念園實行免費開放;2012年底,成巴高速投入營運,景區對接市場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示,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已超過320萬人次。

    主要景點簡介

    【朱德故居】朱德故居建于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面積約260平方米。它依山臨澗,背北向南,三合院布局。正面是堂屋、臥室和灶屋,土墻瓦房;東側是釀酒作坊、蠶房和農具屋,系穿斗木結構板壁瓦房;西邊的牛欄、豬圈,是木架草房。整棟建筑瓦房草房相間,土墻板壁混綴,顯得古樸典雅。

    朱德故居大門上方,懸掛著20世紀60年代初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著名書法家郭沫若題寫的“朱德同志舊居”黑底金字木匾。堂屋神龕上供奉著“天地君親師”和朱氏祖先的牌位、木雕神像等,神龕兩側兩幅對聯,一幅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另一幅是“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室內陳列著朱德和家人當年使用過的木方桌、木板凳、手搖紡車、梯級桐油燈盞等。緊鄰西側的一間是朱德的祖父母朱邦俊夫婦的臥室。在朱邦俊夫婦臥室的上面,是一間黑得幾乎看不見陽光的矮木樓,這便是朱德的臥室兼書房。當年,為了通風透光,朱德親手在土墻上挖了一眼小窗戶。室內按原樣陳列著朱德當年在此居住時用過的條形書桌、木椅、桐油燈盞、木床、土布蚊帳、土布印染鋪蓋和裝書用的背籃,以及硯臺、算盤等文具。再往里轉角處是灶屋,朱德讀書放學回家,常常幫母親生火煮飯。灶屋隔壁是朱德的養父母臥室。堂屋東側是朱德三叔朱世和夫婦的臥室,轉角處是家農具室,梢間是朱家的煮酒作坊,東側橫屋第一間是朱德幺叔朱世祿夫婦的臥室,末間是蠶房,陳列著朱德及家人用過的“東洋繅絲車”、織布機、養蠶用具等物。院內有朱家原有遺物水缸、石碾、石磨等。

    朱德故居1973年11月28日,被儀隴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德誕生地】朱德誕生地背靠琳瑯山,面對轎頂山,前鄰琳瑯湖,處于近似圈椅形的低山洼地帶,依山傍水,景色秀麗。距朱德舊居約2000米。

    朱德誕生地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坐北朝南,占地1320平方米,是一座明三暗五的川北三合院民居,初為當地李姓富戶所建,后由地主丁邱川購買后改建。正屋為木架穿斗結構,高大寬敞,雕花門窗,做工精細,高出兩側橫屋1米,中間有梯步五級上階沿進入堂屋,兩次間為歇屋,西梢間為煮酒作坊。西側轉角橫屋低于正房一米,階沿高出院壩26公分,第一間為土木結構平房,第二間為全封閉木板倉屋,面積約16平方米,上下兩層,六面板壁,為當時地主儲糧所用。東面是兩間土木結構房屋,末間為三層防御性碉樓。整棟建筑具有濃郁的清代建筑風格。

    朱德誕生地1981年3月7日,被儀隴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15日,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2月2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并入朱德故居;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入朱德故居。

    【朱德父母故居】朱德父母故居約建于清光緒年間,建筑面積315平方米,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坐東向西,為雙檐雙檁,青瓦屋面,階檐寬闊的四合院土木結構平房。步入矮小的雙扇朝門,向里是青石板鋪就的院壩,正面堂屋有三道雙扇雕花格子木門,組成了堂屋的外壁,門上窗欞、泥道板的鏤花圖案,玲瓏別致,古樸美觀。大門上方懸掛的“人民之光”的匾額,是1950年胡耀邦任川北行署工作委員會主任慰問朱德親屬時贈送的。堂屋正墻神龕供有朱氏先祖靈位和木雕神像,神龕兩側寫有兩副對聯:“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馀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馀,自得至樂。”屋中存放著大方桌,長情(音)凳,兩側墻壁掛有1950年中共川北工作委員會慰問朱德親屬時的合影照片。堂屋左隔壁是朱德原配夫人劉從珍的臥室,右隔壁是朱德養父母朱世連和劉氏的臥室,再往里是飯堂屋和廚房。右橫屋第一間是朱德生父朱世林、生母鐘氏的臥室,其余是朱德的兄弟姐妹們的臥室及家農具屋等。左橫屋是倉房和雜物室。

    朱德父母故居1980年3月7日,被儀隴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1日,作為朱德紀念地,被四川省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朱德生父朱世林墓】朱世林墓墓冢為圓甑形,直徑約5米,周圍以條石疊砌,高約1.5米,正面建造了一幛仿木結構的五重檐七龕兩穴推棺墓石坊。石坊高5.5米,寬6.4米,正面浮雕朱氏先祖靈位,“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及花草圖案,中間刻有對聯:“積累功德利兩世,光品宇墳應千秋”,正下方有一對聯:“墓對馬鞍地勢奇,經傳鹿湘()家聲”。墓門兩側各刻披甲執戈的門衛武士像。石門均有對聯,左門為:“寅恭生孝友,辛苦出英雄”;右門為:“(已風化不能辨認)夢灡雙盛,聯方桂五株”。兩穴墓室門首鑲嵌著墓碑,右墓碑刻有墓主人朱世林的墓志銘。

    朱德生父朱世林墓,1981年3月7日,被儀隴縣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15日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1日,作為朱德紀念地,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坐落于四川省儀隴縣馬鞍鎮,1982年8月1日正式建成并對公眾開放,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是全國惟一處集收藏、研究、展示、傳播朱德生平事跡的專題紀念館。

    從1982年開館迄今,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幾經發展,特別是歷經2006年較大規模改擴建、2016年重新改展,面貌渙然一新。紀念館建筑面積3760平方米,磚瓦混凝土結構仿古建筑平房,由兩大一小三個四合院組成,青瓦白墻,木柱雕窗,飛檐翹脊,具有濃郁的川北民居建筑風格。大門外是1500多平方米的朱德漢白玉像廣場,朱德漢白玉雕像聳立在正中央,正前方是寬8.1米、長206級、高30余米的軍功道。整個紀念館室內、室外展覽空間和景區環境、其它紀念地統一協調,融傳統風格和現代氣息于一體,氣勢雄渾,蔚為壯觀。

    紀念館的基本陳列經歷了兩次大的變遷,展陳面積從2160平方米增加到3760平方米。2006年改陳擴建后,基本陳列為《人民的光榮》。2016年該展覽再次改陳,面積為4577平方米,以歷史圖片和實物為主,輔以景觀、油畫、雕塑、幻影成像、影視片等展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朱德的生平事跡,以時間為主線,通過大量的實物和圖片,再現了朱德同志由一個佃農之子成長為一代偉人的光輝一生。

    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作為中國乃至全球觀眾了解朱德生平事跡的一個重要窗口,自1982年開館以來,共接待了包括胡錦濤、溫家寶等在內的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康克清、楊尚昆等數十位老一輩革命家。截止2016年初,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累計接待海內外參觀者上億人次,目前年接待觀眾320多萬人次。

    開館迄今,多次受到中紀委、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國家旅游局、國家文物局、全國紅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等有關部門的表彰獎勵,先后被授予“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全國文明單位”、“四川省黨史教育基地”、“四川省服務名牌”等榮譽稱號。

    作為全國最權威的朱德生平事跡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中心之一,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館藏豐富,擁有各類藏品30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68件。

    學術研究是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的中心職能之一,主要研究方向為:朱德生平思想、文物保護及博物館等相關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目前已出版發行的書籍有:《鐵血回天》、《朱德精神的文化傳承》、《朱德文物故事》、《朱德遺物故事》、《尋道問跡》、《川北客家第一莊——丁氏莊園》等,在各類報刊、書刊、雜志上發表論文上百篇。

    【丁氏莊園】位于儀隴縣馬鞍鎮琳瑯山南面轎頂山東面,是清末民初當地首富丁邱南、丁邱玉、丁邱毓、丁邱珍四兄弟營建的一處豪華莊園,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成為一座集居住、休閑、防衛于一體的“安樂窩”,號稱“川北客家第一莊”。

    莊園為歇山式土木重樓單檐建筑,墻體系特制1.2市尺厚的寬墻板取粘土筑成。正脊高約15米,大中小三套四合院緊銜相依,平行排列,正中主院最大。四合院所用柱、檁、枋、椽均取上等優質柏木,基礎石料用材特別考究,專選質地堅硬細密的青灰色石材。整座莊園共有大小房屋108間,取《水滸》中梁山有一百單八將意蘊,丁氏猶言:“梁山有一百單八將,丁家有一百單八房,子孫住在這里,個個皆好漢。”莊園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有石門12道,木門108道,石門門柱和門楣上,均刻有楹聯和橫批,并以淺浮雕的花鳥圖案裝飾門邊,每個四合院左右拱形石門是三院相互連接的通道。正中主體大四合院內辟為花園,園中鋪設上下相連的步行石板小路。小四合院左側后面建有高出莊園屋頂數米的四層炮樓,又稱“觀戰樓”,炮樓四周開小窗、槍眼,作防御的高空工事。

    莊園的設計別具匠心,建筑用材、力學結構、庭院布局、通風采光、墻體筑造等方面,均在當時川北農村民房建筑上首屈一指。特別是在防衛體系上,增添了一系列防御設施,如院壩垣墻外,沿墻基挖了一條長60多米、寬約10米、深3米多的“護宅河”;莊園外壁正墻開鑿窗戶,既可通風透光,又可射擊防衛。

    2002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丁氏莊園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4 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附件3:

    儀隴客家文化簡介

    一、儀隴客家源流及現狀

    1、遷徙歷程,漫長艱辛。清代順治18年(1661年),受“湖廣填四川”浪潮的影響,廣東韶川府乳源、樂昌一帶的近萬名客家人,歷經千辛萬苦,幾經輾轉來到了四川邊遠的丘陵地帶,當時儀隴人少地闊,飽受嶺南山地貧瘠之苦的客家人如獲至寶,踴躍遷來。

    2、世代繁衍,分布廣泛。300多年來的繁衍生息,30多萬儀隴客家人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奮斗在儀隴這塊紅土地上,朱、陳、鄭、許、丁、羅、黃等20余個姓氏的客家人以馬鞍、樂興為聚居中心,逐漸形成向周邊26個鄉鎮輻射的分布格局。

    3、客家民俗,頑強傳承。客家先民剛來到儀隴,先營造祖塋,再建自己房屋。祖堂內置有神龕,供奉列祖列宗牌位,早晚供香,初一、十五燒神燈。逢年過節和列祖列宗生辰忌日,神燈通明,燒香化錢,打拱作揖,九叩三拜,虔誠至極。每逢清明,族人齊聚本姓祠堂,祭拜祖先,惠澤后嗣。每年新稻收獲后,家家戶戶都要煮“干飯”嘗新,敬完天地敬祖先,再舀碗白花花的干飯喂狗,相傳稻谷是狗尾巴從海外沾帶回來的。他們在婚喪嫁娶、修房造屋、做官升學等方面送禮重俗,認真操辦。

    4、客家方言,濃郁不衰。儀隴客家人恪守“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的祖訓,客家語言在客家群體中一代代延續。儀隴客家話與粵北粵東的客家話保持著高度的一致。在語音、詞匯、語法上,客家話自成一體。如今,在以樂興為中心的周邊鄉鎮,不論是山間原野,還是機關學校,無不充盈著濃濃的客家鄉音。

    5、崇文重學,耕讀傳家。儀隴客家人注重教育子孫后代,崇文尚學,耕讀傳家。父母長輩是子女的啟蒙老師,祖先為家庭的精神支柱,向后代傳播祖輩功績,激勵后代牢記本源。客家偉人朱德《回憶我的母親》昭示了偉大的母親,是教育后代的光輝典范。清朝道光年間,客家人肖錦忠中了狀元,皇帝欽賜“狀元及第”金匾,肖氏族人為此立塔三座,以激勵后世子孫,現存于儀隴石佛鄉繼紅村,成為客家人“耕讀傳家”的歷史見證。

    6、精神傳承,秉性獨特。儀隴客家人生性爽直,扶弱助小;質樸厚道,義氣團結;敢于冒險、不畏艱難;刻苦耐勞、堅韌卓絕;天涯海角,心系故土,他們保持著客家先民的優良傳統。

    二、儀隴客家文化資源優勢

    (一)基礎條件優實。儀隴境內客家人的語言行為、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客家建筑保存比較完整,居住相對集中的26個鄉鎮的客家人達30萬之多,享有“川北客家勝地”之美稱。目前,不但有5萬多人能說客家話,而且景區內的被稱為“川北客家第一莊”的丁氏莊園、朱德誕生地李家灣碉樓和馬鞍客家街等客家民居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二)政治優勢明顯。朱德總司令是四川儀隴人,是儀隴客家人。利用朱德是紅軍之父、三軍總司令的偉人效應,大打紅色旅游牌,高唱偉人客家經,使“偉人牌”和“客家經”交相輝映,能使儀隴文化旅游在川東北獨占鰲頭。

    (三)民間文化添彩。儀隴民間傳統文化厚重,鄉土氣息醇郁,是“東方藝術瑰寶”川北大木偶藝術的發源地,以剪紙、篆刻、書法為主體的“三鄉文化”源遠流長,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四)政策環境寬松。隨著沿海經濟的騰飛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許多海外客屬企業家紛紛轉向內陸,他們急需在內地尋找鄉友鄉情的支持和幫助,利用和開發客家文化資源具有明顯的親情優勢。

    (五)開發前景美好。儀隴新縣城發展商機無限,極利客家人前來投資開發;新馬路沿線風貌打造已具雛形,極易形成生態農業觀光游線;朱德故里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將會助力儀隴文化旅游快速發展。處于景區規劃內的馬鞍老街是儀隴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古建筑保存完好;以丁氏莊園為依托的客家民宿博覽園融客家宗祠、客家文化博物館、三鄉文化展示和大木偶特色小鎮于一體;緊鄰景區的饒氏宗祠、肖氏狀元塔、樂興老街等都是與景區文化旅游開發配套且極具開發前景的客家文化旅游景觀。

    三、儀隴客家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一是建立機構,落實人員。2003年9月,成立了四川儀隴客家聯誼會組織機構。目前,客聯會共有會員120多人,會長1人,副會長7人,正副秘書長5人。聘請了在海內外知名的、德高望重的、時任全球客家崇正會總執行長黃石華先生、四川省海外客家聯誼會創會會長邱林先生等客家學界知名人士擔任名譽會長。

    二是懇親聯誼,對外交流。邀請了四川省社科院教授、省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陳世松,西華師大文學院教授曾曉珂等專家到儀隴實地調研,協助民革南充市委、南充日報社等實地采集客家資料,組織縣內客家文化愛好者整修客家《家譜》,編撰《笑問客從何處來》、《客家采風》、《朱德故里客家人》等客學著作,制作《朱德故里客家人》宣傳光碟,在雜志、網站上開辟《儀隴客家人》欄目,及時發布儀隴客家信息。2003年8月大型紀實電視系列片《四川客家人》在馬鞍朱德紀念館舉行首拍式。2003年7月首次應邀參加了廣東第八屆貿促會和梅州市懇親活動,活動中結識了各地客家鄉親,儀隴客家人代表團受到了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的親切接見。2004年3月,在儀隴舉辦了“中國帥鄉客家文化論壇暨四川客家聯誼活動”,國際知名人士、時任全球客家崇正會聯合總會總執行長黃石華先生,朱德兒媳趙力平女士及家人與海內外客屬鄉親、企業界、學術界共10多個團體200多人參加了活動。美國客聯會美東分會、香港客屬總會以及文化部華夏文化研究所發來了賀電,新華社、香港文匯報、西南商報、四川日報等十余家媒體聚焦儀隴作了專題報道。2004年以來,連續組團參加了每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加強了與各地客屬社團的聯系,大大提升了儀隴對外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三是招引客商,發展客鄉。2003年8月,爭取到加拿大客家人呂學清捐贈25萬元人民幣在樂興修建了客家希望小學教學樓。2003年12月,新疆天地集團總裁、儀隴客家精英鄭大清投資700萬元在家鄉修建慈母橋和在其母校樂興小學每年投資10萬元設立“愛心獎勵基金”至今。2005年,馬紹爾半島共和國客家人曹偉鵬慷慨為儀隴縣人民醫院、馬鞍中心衛生院捐贈醫療設備價值人民幣1000多萬元。2006年,香港、廣東部分客屬個人為朱德元帥林、儀隴圖書館建設資助善款5萬多元。一些在外成功創業的儀隴客家人士,大雁南歸,回鄉創辦客家臘肉、客家牛肉、川北客家掛面等知名客家企業,一些海外客家企業家也紛紛看好儀隴,正尋找在儀投資興業的大好機會,儀隴客鄉發展正活力無限。

    附件4:

    儀隴大木偶簡介

    川北大木偶已有300多年歷史,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保留下來的大木偶藝術,是四川省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被譽為“世界罕見的木偶藝術”、“中國民間藝術的冠冕”。

    據史料和口碑所證,清初移民時,由一家姓楊的將大木偶帶到了川北儀隴縣,又將此技藝傳給了楊三合。1914年儀隴縣原馬鞍區包包場(今石佛鄉)木偶藝人李約之買了楊三合后代的木偶,率其子李章福、李章祥,創建了"福祥班",或稱"李家班"。此后,大木偶藝術在川北地區活動頻繁,婦孺皆知,人稱"川北大木偶"。

    木偶藝術,特別是大木偶,眼、眉、口、頭、耳、鼻、手、腰以及關節均可以活動,表演時能取物握物,穿衣解衣,戴帽脫帽,穿靴脫靴,吹火點蠟,拂袖撣塵,變臉下腰,神乎其技,與人無二。同時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等亦無異于生人。

    新中國成立后,分別成立了儀隴縣木偶劇團(大木偶)、南充市木偶劇團(京木偶)。南充市木偶劇團已在"文化大革命"中撤銷,儀隴縣木偶劇團于1985年更名為南充地區木偶劇團,1987年遷南充市。川北大木偶具有強烈的國際國內影響。1953年,川北大木偶赴京演出,鄧小平贈送了獎品,以資鼓勵。1975年再度赴京,又一次受到高度評價。1987年康克清還親自為"川北大木偶"題詞。198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亞洲文化》、香港《大公報 .article_baidutts p img{width: auto; } .text_con_left .box_con P img { }

    編輯: 責編: 編審: 監制:

    智慧儀隴APP 舉報

    論壇熱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综合| 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欧美国产综合欧美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五月天综合网|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欧美另类成人综合图片|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