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的這些日子里, 每天都被無數醫護人員的英雄事跡感動著。雖然不知道他們是誰,但知道他們為了誰!
只要打開電視,翻閱報紙,點擊朋友圈,“又一批醫療隊出發了”“又有很多感染者痊愈了”“醫護人員辛苦了”“向白衣天使致敬”“謝謝你們用身軀擋住了死神”……溫馨的話語令人熱淚盈眶。一時間,醫護人員從后臺走上舞臺中央,成為大眾心目中最耀眼、最可愛的白衣天使。
天使,意為天仙、使者,是圣潔、善良、正直的象征。人們把醫護人員比作白衣天使,應該從南丁格爾的故事說起。早在19世紀50年代,南丁格爾主動申請擔任戰地護士。得到批準后,她率領38名護士奔赴前線,悉心護理照顧傷病員,僅半年時間,就把戰士死亡率由50%下降到2.2%。 她身穿一件白色衣服,手執油燈在營區逐床查看傷病員,士兵們以為天使來了,便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神、白衣天使。
今天,前線醫護人員展現的風采,彰顯了南丁格爾精神。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 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 主動請戰,身披白色戰袍,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從祖國四面八方匯成一道道亮麗風景線,馳援湖北、馳援武漢。武漢成為一座天使之城、英雄之城。
這次新冠病毒特別詭異狡猾, 不按套路出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難度不小。可醫護人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們像戰士一樣,冒著被感染的未知風險,把醫院當做主戰場,以血肉之軀筑起一道道生命防護屏障, 以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的必勝信念,奮力堅守每一塊陣地。
戰場是殘酷的。參戰的醫護人員,有的已為人父母、為人丈夫、為人妻子,有的還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兒女。 他們有一些惦念、牽掛和不舍,也有一些擔心、害怕和恐懼。可他們卻以超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堅持戰斗。 比如,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 胸悶窒息憋得難受;戴口罩臉上勒出血痕長出暗瘡;穿紙尿褲強忍不喝水不上廁所;緊張忙碌無法按時吃上三頓熱飯;嗓子嘶啞衣服汗透無法洗漱……這是醫護人員的工作常態。
醫療隊伍中,舍小家救大家、感人的故事說不完: 有剛剛領取結婚證卻來不及舉行結婚儀式的年輕人; 有同在一家醫院抗“疫” 卻多日不能相見的夫妻醫生;有失去親人,也不能見上最后一面的模范護士。然而,他們的家人卻給予了他們最大的支持:“孩子,安心工作,我們的身體還能照顧孫子”“老婆,生日快樂,家里有我,爸媽和孩子你放心,我們一起等你凱旋!”“媽媽加油!武漢加油!我們愛你!” 四川第三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員、汶川女孩佘沙說,“2008年地震時,我看到很多身穿白大褂的軍醫幫助我們,今天我作為感恩者, 能夠出力去幫助他們非常開心”。一批女戰士,為便于穿好隔離服,忍痛剪去漂亮的飄飄長發……
勇氣體現擔當,愛心傳遞力量。醫護人員夜以繼日,與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以守護生命的醫者仁心, 以妙手回春的良好醫術,阻止蔓延,擊潰疫魔,為患者點亮希望,把一個個、一批批患者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恢復了健康。因為工作強度大,病人數量多,感染風險高,醫護人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付出了巨大犧牲。有生病累到的,有被感染的,還有數名醫生護士永遠倒在了抗“疫”工作崗位上的。他們中,有博導教授,醫院院長,退休醫生,青年醫生,老護士,準新郎。作為中堅力量,醫護人員把“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南丁格爾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
作為普通人,感動之余,該為醫護人員做點什么?其實,真正形成一種尊醫重醫的社會風尚最為重要,多一分理解和信任,少一份抱怨和質疑,使保護、關愛、尊重醫護人員成為常態,希望醫患關系和諧,“醫鬧”事件不再重演。因為,保護醫護人員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關愛醫護人員就是關愛健康,尊重醫護人員就是尊重生命。
疫情終將過去,天使還在努力。讓我們誠心誠意, 向健康和平安的守護神醫護人員、白衣天使致敬!(劉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