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中,有這樣一群人默默堅守崗位,義無反顧地選擇“逆行”,選擇“堅守”,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前線,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
“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平安是我們的責任”
2月4日,儀隴縣高速路口,縣交警大隊城區中隊民警劉麗華正在檢查點執勤。她從1月23日起已經半個多月沒回家了。與她同行的特警、派出所的干警、運政、醫務人員和她的同事們一起,忙著檢查車輛、登記,為過往乘客和駕駛員檢測體溫。劉麗華說:“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平安是我們的責任。”
據儀隴縣交警大隊辦公室主任周政全介紹,從1月25日起,大隊全體民輔警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交通疏導、秩序整治、事故預防等工作中。他們在新政、馬鞍、大寅、日興、五福高速路出口和瀠新路光華路口、G245柴井路口、唐巴路三蛟路口,以及土門、立山、義路等11個疫情監測點,24小時配合衛健等疫情防控部門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登記,維持秩序,指揮運送防疫物資、生活物資的車輛快速通過。目前,大隊共出動警力520人次、警車130臺次,檢查車輛近4.5萬輛次,教育群眾5萬余人次。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快速處置突發事件,大隊組織30名黨員民輔警組成了疫情防控黨員先鋒突擊隊堅守一線,針對外籍入儀車輛,安排專人查詢,特別是對進入我縣的湖北籍車輛做到一車不漏信息,并及時反饋給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便于及時管控。
“為了居民的健康,受委屈也不能退縮”
“喂,小周,吃飯了嗎?我們馬上來你家送達《解除隔離通知書》。”“謝大姐,我們在家呢,等你哈。”2月4日,儀隴縣新政鎮南門社區居委會干部謝瓊和德鄉志愿者一道為轄區武漢返鄉人員送達《解除隔離通知書》。
“這個特殊時期,社區工作經歷了從難到易的過程。”謝瓊告訴筆者,開始,面對在家呆不住的居民,社區工作人員站在寒風里不停地勸阻,有的居民很配合,經過勸阻就返家,而有的居民卻指責、謾罵、耍賴……
“這段時間我們成了居民的出氣筒,聽著難聽的指責和謾罵,我們確實也生氣,但我們知道肩上的責任,只有把委屈放在心里,依然微笑著進行勸阻。”謝瓊略顯疲憊的臉上露出堅毅的神情。她說,“在這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沖在防疫的最前線,為了居民的健康,受委屈也不能退縮。現在情況好多了,絕大部分居民都能理解,自覺做好防護工作了。”
連日來,謝瓊和她的同事們每天深入小區、酒店、商鋪,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勸導市民減少聚集活動、外出佩戴好口罩,排查來自湖北等重點地區返鄉來南的人員等,始終活躍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線。
“特殊時期,做一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人”
2月4日,立春第一天就迎來好天氣。儀隴縣德園廣場上,少數市民在廣場上散步、聊天,一些老年人坐在廣場邊的椅子上曬太陽。在當前疫情仍在擴散的特殊時期,這些行為十分危險。雖然出門曬太陽的大多數人都戴著口罩,可依然有人存著僥幸心理未佩戴口罩,存在很大的疫情傳播擴散風險。
“我們都是熟人,身體都沒得問題。”老人說,難得有好天氣就出來走走,曬曬太陽。“哪有那么倒霉喲,說惹起就惹起了,況且曬太陽還能殺菌。”當被提醒在戶外一定要戴口罩時,老人們卻以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廣場空曠沒問題進行推脫。此時,5名身著紅馬甲的“張思德服務聯盟”志愿者走進廣場,勸說市民佩戴口罩并發放抗擊疫情的宣傳資料。不少市民在志愿者的勸說下,戴上了口罩。
來自張思德干部學院的志愿者何東說,在勸導過程中,大家對志愿服務工作還是非常支持和理解的。有個別老年人認為戴不戴口罩“無所謂”“戴口罩麻煩”,防范意識比較薄弱。經過志愿者的耐心勸導,他們終于認識到戴口罩的重要性,自覺戴上了口罩。
“雖然勸導有點辛苦,但為了大家的平安,非常值得。”何東和他的伙伴們希望所有市民在這個特殊時期,做一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人,不要讓無數人的努力功虧一簣。(張斌 范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