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北的五月,生機盎然。白天,麥黃的詩意鋪滿山坡,稻綠的希望蕩漾田野。夜間,梔子花的暗香,在寧靜中特別濃郁。
緊趕慢趕,夜間十點四十我終于到了學校。待那個賣燒烤的大姐快收攤的時候,兒子才從門口出來。一個書包,慵懶地斜依在他的肩頭。上車,頭靠在椅上,叫了聲爸爸,便甩下一片沉默。
梔子花的清香隨即闖進來。我像似自言自語地說,真香!
這純屬尬聊。不到二十天,兒子就面臨著真正意義上的重大考驗,這個時候談學習實在有些大煞風景。人生路上,關鍵的沒有幾步,高考,無疑是最關鍵的一步。每個階段有各自的門和檻,邁過了是門,邁不過是檻。高考,無疑是最重要的門檻。
他們的教室,我去過,高考倒計時牌看得人無端惶恐。還有標語: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心靈雞湯式的鼓動, 不知不覺間把如山的壓力和世俗的誘惑砸向了孩子。
我知道此時,孩子需要片刻的放松。雖然我也很累,但成人的世界不敢輕易表白。情緒比流行感冒傳染得更快,我需要,把淡定和堅定交給兒子。
“如果不香,人們怎么會喜歡呢,況且它長得那么普通。”
兒子不緊不慢地回應。
轉念,覺得兒子的話很有道理。是的,本就普通,沒點特別的,梔子花怎么能在這個殘酷的世間獨樹一幟?!
感覺兒子突然間就長大了。仿佛還在昨天,我還陪他在外地參加高中擇校考試, 在墻上刻畫他成長的記錄, 拿著柏樹條抽打他細嫩的屁股。怎么幾年間就長到一米八,玉樹臨風一表人才了? 不再唯唯諾諾事事說隨便了?
“爸,聽說你們要國檢了?”
這個家伙,居然知道他老爸天天在忙呢。
“差不多6月初吧。”
“那不也是‘高考’嗎?”
哈哈,沒想到兒子這樣比喻。細細一想,咱父子倆不正在同時參加“高考”嗎?
看看脫貧攻堅的目標,一超兩不愁,多么像語數外呀。三保障,不正是文理綜合嗎?
回首走過的路,我們圍繞一個個“考點”精耕細作,抓鐵留痕,踏石留印:大搞基礎設施,發展增收產業,改善人居環境,保障飲水安全。確保任何一個孩子不輟學,確保任何一個家庭看得起病。5+2,白+黑,沒日沒夜,不輪不休, 不正是備戰高考的狀態嗎?
無論遇到多么大的困難和挑戰,無論有多少阻力和壓力,無論流過多少汗水和淚水,我們咬定青山,從不放棄。多么像莘莘學子為了美好的前途挑燈夜戰,頭懸梁錐刺股,從不放松啊。
進入五月,曾覺得有一段時光過于煎熬了。不能陪伴兒子,心在寧靜的夜晚牽掛得生疼。嘴上安慰自己說不在意,面對兒子成績排名的不斷下滑何嘗不暗自神傷。鼓勵同仁耐心細致包容,可面對人們太多對美好生活的高追求而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何嘗不糾結惆悵。
車里一時沉靜。 城市燈火闌珊,標美大道賞心悅目。成排成排的梔子花樹低調隱忍,卻把香氣高調無私的饋贈。
后視鏡里,兒子瞇著眼睛,一臉平靜。他是在吮吸五月的生機,還是在默默梳理高考要點?
異曲同工的是,面對國檢的臨近,我把精力也放在梳理上。再沒鴻篇加大論,只有細枝和末節。腦海盤旋的是,那家電視信號恢復了嗎?那家藥費按規定報銷了嗎? 那家墻壁是否還有問題? 那家是否還有情緒需要疏導?
梳理梳理再梳理,做題做題再做題。我和兒子,不知不覺間邁入同一個頻道。
對兒子而言, 最后沖刺, 時間很短。對我而言,最后沖刺,時間也很短!
但兒子的人生,剛剛開始。 他的18歲和我的18歲不一樣。
而一樣的,只是我們對夢想永恒的追求,在困難中不會輕言放棄。
過此之后,世間也許再無如此傳奇:與兒子同時參加“高考”,共同迎接人生旅途中的重大檢驗。
也許,兒子高考的時候,恰巧我們正在迎接檢驗,他不能第一時間看到我等待中的關懷。那么,兒子,請帶上一朵梔子花冷靜應戰,淡淡的花香, 那是父親對你溫情的期待!◎廖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