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變化快, 晝夜溫差加大,兒童感冒多發(fā)。各種藥品使用率上升, 隨之而來的家庭用藥安全問題也成為很多家長需要學習和注意的問題。
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fā)
昨(8)日上午,記者走訪市內各大醫(yī)院看到,兒科和呼吸科患者“扎堆”。據(jù)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兒科主任劉一波介紹, 從11月中旬開始, 兒科門診就診量比八九月時增加了一倍,其中以呼吸道疾病為主,重癥肺炎數(shù)量也有所增長。而一些孩子的病情變重,和家長用藥常識不到位也有關。
劉一波說,生活中大家會常備一些自認為的“萬用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板藍根和抗感沖劑。有的家長在孩子沒有任何癥狀時,就隔三差五地給孩子吃點藥,預防感冒、咳嗽、積食等。其實,板藍根主要治療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腺炎等,人在健康狀態(tài)下過多地服用板藍根,容易傷及脾胃。尤其是孩子,脾胃功能尚未發(fā)育健全,過多服用板藍根更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影響食欲。而如果生病了還喝板藍根等沖劑又達不到治病的效果。
有的家長遇到娃兒咳嗽就自行買止咳糖漿喝,這樣也是不對的。據(jù)了解,大部分糖漿含糖量都在75%以上,口感甜甜的,小朋友更容易接受。不過,小兒止咳糖漿中主要成分為鹽酸麻黃素、氯化銨、苯巴比妥和桔梗、甘草、川貝流浸膏等藥物。鹽酸麻黃素的不良反應有頭昏、 心跳加快、 血壓上升,還可出現(xiàn)大腦興奮,如煩躁、失眠等;苯巴比妥的不良反應有頭昏、無力、困倦、惡心和嘔吐等; 氯化銨服用過量可產(chǎn)生酸中毒等一系列不良反應。止咳糖漿也是藥,亂服、過量服用都對身體有害。
家長自行用藥需謹慎
孩子生病后, 有的家長喜歡自行給孩子用藥。拉肚子就買止瀉藥,頭疼、流鼻涕就吃感冒藥。劉一波提醒,很多時候單看表現(xiàn)出來的病癥無法正確判斷病情, 比如肚子疼, 可能是飲食不潔拉肚子,也可能是急性腸胃炎。胡亂吃藥不僅延誤治療,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而關于藥物的用量也要謹遵醫(yī)囑。急于求成大劑量用藥, 容易造成藥物中毒,危及生命;藥劑量不足或過小,未按照醫(yī)囑劑量用藥, 不但不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還會產(chǎn)生抗藥性。按時、按量服藥,是為了維持血液的藥物濃度,幫助人體對抗細菌、病毒,盡快恢復健康。如果稍有好轉就自行停藥,或時斷時續(xù),不按時服藥,都會導致病癥反復發(fā)作,拉長病程。而病好之后不及時停藥, 仍長期服藥同樣會加重身體負擔,對身體造成危害。(記者 王治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