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刻在峭壁上的“德”字
與四川省儀隴縣的緣分起于馬鞍場,濃厚于新政鎮,還有那些我不曾去過的立山、復興、永樂……儀隴每一個地方都吸引著我腳步,牽動著我的心。回到儀隴,一城一人、一樹一花,都帶我走進了那卷正徐徐展開的德鄉畫卷,那畫卷充滿著文字的芳香與圖畫的重彩。
新城林立的高樓大廈、珍藏歷史的博物館、獨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帥鄉標志的朱德元帥故居、懷德精神的代表張思德紀念館、神奇的離堆……那一切都讓我驚奇與激動。儀隴城市的發展和變化速度,讓我領略到德鄉人的奮進與能干。看到滿城的綠樹和那些分布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綠地公園時,我發自內心地為儀隴人點贊。這樣的城市,空氣質量肯定是好的,難怪,太陽會在這里高高照耀,讓冬日里的人們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多年后的重逢,儀隴給我的是驚奇與贊嘆。
走進那座珍藏儀隴1500年歷史的博物館,品味儀隴歷史的厚重和珍貴,敬畏成了我心境的寫照。一件件記錄歷史的珍貴文物在這里得到了細心的呵護和保存。通過那些文物,我穿越歷史的歲月長河,仿佛回到了儀隴的歷史中,探尋到歷史的珍貴與古樸。在社會日漸商品化與市場化的今天,儀隴人靜下心來認真打理起儀隴的歷史文化,并精心將它們收集保護起來,這是對歷史文化的貢獻。看到那對珍貴的明代盤龍柱,我忍不住好奇地向講解員打聽,這么高的柱子是怎么從山上運下來的。講解員說,那是儀隴人多次努力,花重金想了很多辦法才運下來的,為了不損壞文物,他們小心得很!
革命領袖朱德元帥也是儀隴人,更具懷德之心。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走出儀隴,踏上革命之路。南昌起義,打響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建立紅軍,創建人民軍隊;領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建立新中國……他一心為民,清白做事,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立下赫赫功勛。他是儀隴人的驕傲,更是儀隴“德”字精神的杰出代表。參觀張思德紀念館,我追思著這個優秀的警衛戰士。張思德是為人民服務的典范,連毛澤東主席都為他動情地寫下《為人民服務》的名篇,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普通戰士。我將他的事跡收藏于我的心中,我用眼睛認真地看著他留給后人的實物。毛澤東的話語,仿佛就在耳邊響起,激勵著我們做一個重于泰山的人。今天的儀隴人,繼承和發揚著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努力建設著新儀隴。朱德和張思德都出自儀隴,而名字都有一個“德”字,或許是巧合。但也正是儀隴人“德”字精神的真實寫照。
一下午的時間行走在儀隴的街道上,我沒有感覺到疲憊與厭煩。相反,卻有一種看不夠的感覺,總想把每一條街道,每一處文化都收納在自己的眼里。儀隴讓我的心有了一種強烈的歸屬感,不知道是儀隴的文化還是儀隴的“德”字精神,讓我迷戀。
吳道子是到過儀隴的。或許,正因為他的到來,讓儀隴的建造有了吳帶當風的神筆,山水園林與城市建設完美地融合成了一體。行走在這里,仿佛就是在品山讀水看畫。總希望時光能過得慢一些,讓我能將這幅畫卷慢慢品完。顏真卿的腳步也追尋過儀隴,他書寫的《鮮于氏離堆記》在石壁上還依稀可見,也讓離堆成了四川四大離堆之一,神奇的景觀歷經千年仍在,讓人驚嘆與稱奇。上天奇觀總是眷顧著懷德之地。
冬日的暖陽從碧藍的天空中慢慢灑下來,映在碧波蕩漾的嘉陵江里,讓水多了些明亮與溫暖。濱江路上休閑的人們,正愉悅地歡笑和交談。不遠處,有人在起舞與歌唱。幸福生活,大抵就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