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飄香是金秋最珍貴的饋贈,五谷豐登是“三農”最歡樂的表情。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讓我們向全國億萬農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
“食為人天,農為正本。”對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而言,歡度中國農民豐收節,是治國安邦的大事、國計民生的要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經黨中央研究決定、國務院批復同意的,體現出新時代重農強農、愛農支農的重要導向,彰顯出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連日來,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傳承農耕文化、慶祝豐收成果的節慶活動,讓全社會共同分享豐收帶來的快樂。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正像是一個“三農的嘉年華”,奏響了新時代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軍號角。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向偉大的中國農民致敬。如果說豐收是大自然對勞動者的饋贈,那么豐收節就是我們禮贊勞動、禮贊農民的一個生動體現。“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農民以其樸素勤勞、善于創造的寶貴品質,托舉起農業發展和農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國農民豐收節猶如一個鮮明的文化旗號,提升了億萬農民在新時代奮發作為的榮譽感和自信心,調動起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強大合力。就全社會而言,慶祝豐收就是要致敬農民,感恩農民的勞動奉獻,感謝農民的辛勤付出,營造崇尚勞動、尊重農民的新時代風尚。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為農業發展強魂鑄魄。農業興百業興,農業強則國家強。對于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食品安全關系千家萬戶福祉安康,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中國飯碗只有端穩在中國手里,我們才能牢牢掌握經濟主動脈和發展主動權,實現和維護好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2019年夏糧產量2835億斤,較上年增加58.6億斤,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為保供給、穩物價、增信心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值此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感悟豐收節的意義,就是要感念農業對中國社會的獨特意義,銘記農業對國民經濟建設的獨特貢獻,不斷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真正打造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強大農業。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為鄉村振興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農民豐收節是一個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設立、旨在傳承悠久農耕文化弘揚新時代精神的全國性民俗節日。繁榮鄉村文化、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是慶祝豐收節的重要內涵所在。慶祝豐收節,就要傳承和展示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展現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涵養重視農業、尊重農民、慶祝豐收的新時代先進文化。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國農民豐收節順應了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心和“三農”自豪感,讓豐收的獲得感洋溢在全社會。根植于豐厚的農耕文化,作用于億萬農民的精神世界,中國農民豐收節必將引領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譜寫出“三農”發展新的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