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王日晨) 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住房保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促進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無到有 群眾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住房保障工作是隨著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市場化的進程而產生,并不斷推進的。
上世紀50—70年代,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城鎮以單位為主體、農村以農戶為主體,努力為城鄉居民提供住房。改革開放后,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大幅改善。1995年起,為更好地保障城鄉中低收入階層的基本居住條件,國家開始實施安居工程,大力推進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這個成績的取得有住房保障工作作出的巨大貢獻。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介紹,實施住房制度改革后,數千萬城鎮職工通過購買房改房,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住房;部分城鎮家庭通過在政府主導的城市建設中獲得拆遷安置房,改善了居住條件;1994—2007年,全國建設了包括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在內的1000多萬套保障性住房;自2008年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到2018年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計開工約7000萬套,其中公租房(含廉租住房)1612萬套、經濟適用住房573萬套、限價商品住房282萬套、棚改安置住房4522萬套,還有累計近2200萬困難群眾領取了公租房補貼,合計幫助約2億困難群眾改善了住房條件。
單一走向多元 各地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各地高度重視住房保障工作,并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考慮,下大力氣推動。近年來,各地切實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及時組織編制規劃計劃,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保障房政策計劃處處長林鵬表示,北京市已逐步建立起以“一租、一售、一補”(配租公租房、配售共有產權住房、發放租賃補貼)為主的保障房供應體系,多方式、多渠道有效滿足居民家庭住房需求,保障房制度體系更加科學、清晰、穩定。此外,通過棚戶區改造、老城房屋有機更新、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樓房加裝電梯、閑置物業改建宿舍等措施,多方式、多渠道解決群眾住房問題。
經過新世紀以來的持續探索,上海市目前形成了包括廉租房、公租房、共有產權保障房和征收安置房的“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除此之外,上海市還較大規模實施了舊住房修繕改造,在不拆除原有住房前提下,通過加固結構、完善設施、美化環境等,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原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巡視員李東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市住宅成套率由31.6%提高到了93.7%,而大規模實施城市舊區改造、各類舊住房修繕改造,是促進住宅成套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郭俊勝表示,通過多年努力,廈門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本地實際,分層次、全覆蓋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包括以配租方式保障的保障性租賃房、公共租賃住房和以配售方式保障的保障性商品房三種類型,被稱為住房保障“廈門藍本”。
從量變到質變 住房保障邁向高質量發展
住房保障歷史性成就的取得,關鍵在于堅持黨對住房保障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在于各部門切實履責,完善住房保障支持政策;在于地方黨委政府勇于擔責,敢于啃“硬骨頭”;在于堅持依法依規辦事,得到了群眾充分理解、主動響應、廣泛支持。
進入新時代,住房保障要邁向高質量發展。多位業內專家也提出了相應的觀點和建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所所長、研究員王微認為,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具有鮮明特色,首先是針對不同階段來有序地推進。另外,在結合市場化的改革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豐富住房保障的手段、體制機制和政策支持的方式。再有,住房保障在世界各國都是政府面臨的重要民生問題,同時也是政策難點。在這方面,我國政府的態度始終是積極的,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的承受能力,盡最大的努力,通過持續性投入,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提供住房保障,做出了巨大貢獻。
“目前我們還是處在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的過程中,與住房市場發展之間還是存在差距,這在國際來看是一種共性。”王微說,這恰好是下一步需要重點改進的地方,在保基本的過程中,也有一個質量改善、綠色環保、配套齊全,讓老百姓生活更加安心、體面的過程。從保障體系建設角度來講,更需要轉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教授劉洪玉認為,政府可以通過采購服務方式,讓社會主體和社會力量參與進來,逐漸承擔后期運營管理的責任,能夠讓市場承擔的就讓市場去做,以此來減輕政府的運營壓力,最終形成多渠道保障的局面。
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教授虞曉芬則認為,實現住房保障高質量發展,一方面住房保障要加快立法,另一方面要完善“一城一策”,各地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方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踐行“兩個維護”,堅持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做好公租房保障,穩步實施棚戶區改造,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辦成一項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