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曬太陽就起疹子, 有的人接觸了花粉、塵螨就會噴嚏連天,有的人吃了花生、芒果甚至會住醫院……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過敏癥狀。昨(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性疾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重要疾病之一。而夏季更是過敏性疾病高發期,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過敏隨時可能發生 有些成人或突發過敏
“我家孩子老愛打噴嚏、流鼻涕,以為是鼻炎,結果查出來是過敏。”市民陳女士說,她的孩子出現“鼻炎”的癥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初以為是過敏性鼻炎,通過脫敏治療也有成效,可總是反反復復,最后查出來罪魁禍首竟是自己給孩子買的枕頭,換掉之后,癥狀很快就消失了。
而市民吳先生已經年過四十,今年年初開始突然出現流清涕、 打噴嚏等癥狀,當感冒治療許久未愈,最后檢查發現竟是過敏導致的。據他介紹,自己過去從未過敏,實在想不通為啥突然過敏了。
據市中心醫院風濕免疫科過敏檢測室技師何冬華介紹, 過敏體質人群最好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 明確過敏原。 很多人以為過敏主要就是皮膚起疹子, 或者嚴重的會像電視里那樣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等, 其實引起過敏的過敏原非常多, 導致過敏的原因也比較復雜, 過敏呈現出來的癥狀也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有的小朋友甚至對大米過敏, 有些人小時候過敏大了自然就好了, 而有些人可能在一定年齡突然對某些東西過敏。
何冬華告訴記者, 過敏80%以上都和腸道健康息息相關。 不少成年人突發過敏, 很可能就和腸道菌群紊亂有關,而這些也和其平時的作息、飲食習慣以及自身免疫力等相關。 甚至有的患者對新鮮海鮮不會過敏, 可一旦吃了冰凍海鮮就會過敏, 因為在冰凍的過程中,海鮮中的蛋白質變性分解,釋放出了會導致過敏的成分。
夏季過敏高發 要注意除螨防蟲
據何冬華介紹, 夏季是過敏的高發季節, 他們檢測室每天都能接到近20名前來監測過敏原的過敏患者。夏季過敏表現在呼吸系統上有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表現在皮膚上就是濕疹、蕁麻疹、特異性皮炎等;表現在胃腸道上就是惡心、 嘔吐、 腹瀉等;還有一些藥物過敏、食物過敏,或者是過敏性休克。
近期因為天氣高溫潮濕, 且蚊蟲孳生, 因此主要以皮膚過敏的患者居多。 夏季的溫度和濕度有利于螨蟲生長繁殖,而螨蟲是重要的過敏原之一,因此夏季要格外注意室內的通風以及衛生情況,特別是床單、枕套等一定要定期清洗、晾曬。
也有不少市民因為蚊蟲叮咬等患上丘疹性蕁麻疹等皮膚問題。 防治方法就是注意個人衛生和保持環境衛生,消滅蚊子、臭蟲、跳蚤等,少去花草植物多以及水邊易孳生蚊蟲的地方。此外,因為空調長期不清洗、室內空氣不流通等因素也可以引起過敏性鼻炎的高發。
何冬華說, 化妝品過敏的女性也不在少數。 因為不少劣質化妝品為達到美白、祛斑、抗皺抗衰等效果,會添加鉛、汞以及激素成分,長期使用對皮膚有刺激,加上夏季紫外線強烈,化妝品使用頻率高,很容易日光性過敏。
小知識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2005年6月28日, 世界過敏組織(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旨在通過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共同來預防過敏反應及過敏性哮喘。
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 是因為病人敏感性過高,在血液中產生一種對某種特殊的過敏原過敏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抗體(IgE),這種病人有遺傳傾向。IgE敏感可導致以下幾種典型的過敏性疾病:哮喘、鼻炎、過敏性濕疹、結膜炎、食物過敏、藥物過敏和過敏性休克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由花粉、塵螨、真菌和寵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記者 王治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