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他們有為善向上的熱心,有向往美好的童心,有做好自己的本心,有大公無私的寬心,有助人為樂的愛心,有感恩奉獻的善心。我們也在追求快樂,可我們有這幾心嗎? ———題記
我堅信, 快樂的根源在于有一顆為善向上的熱心,有自己追求的中心,而不是心無定力,見異思遷,盲目跟從“別人的好”!對于周圍的世界,雖大風狂吹,也堅如磐石,最多沾染一些細小的塵沙而已;即使暫時被掩埋,也永遠完好如初。
我堅信,快樂在于追求正向,選擇向上:做人要堂堂正正,無愧于心;做事要光明磊落,兢兢業業。掙錢須要建立一個陽光的服務平臺, 而不是企求天降餡餅, 一夜暴富; 而不是以權謀利,損公肥私;更不是坑蒙拐騙,巧取豪奪。一個心懷邪念的人,往往只會遭受挫折的懲罰,走向黑暗,踏進地獄。
我堅信, 快樂永遠屬于那些思想遠大、理想崇高的人,他們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社會、熱愛家庭。他們尊重知識、熱愛學習;他們懂得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他們熱愛勞動,樂于奉獻。學習使人進步,創新使人致遠,勞動使人充實,事業使人成功,奉獻使人高尚。凡此種種,都可以獲得并享受快樂。
我堅信,人生最大的快樂,在于有人懂我!朋友不在多,也不在于位尊和富貴,而在于有人懂我!和一個懂我的人交流,是一種享受,和一個我們喜歡的人說話,是一種快樂。天天見面不重要,在乎心中有我;窮富不重要,在乎相互欣賞,相互尊重與關愛。
我也堅信, 快樂出自于良好的心態。它就像一只歡飛的蝴蝶,當我想伸手抓住的時候,它會遠離我;當我靜坐良久,它會停靠在我的身旁。真正的快樂永遠屬于那些思想高尚、品質優良、待人熱忱、做事認真的人。只要心態積極,豁達樂觀,我們就會有所追求,就會熱愛生活,熱愛事業,獲得愛戀,享受幸福!
我還堅信,快樂不在于獲得很多,擁有最多, 而在于計較很少, 需求最少。 李開復先生曾告誡青年學生:“最富有的人不是擁有最多的人, 而是需求最少的人。”這一箴言讓我們對生活有了更好的認識。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我們難免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矛盾,滋生難以預料的沖突。這時候,如果缺少一種隱忍、寬恕、豁達的情懷,缺少一種舍棄的智慧, 而是一味地斤斤計較,就會使現場環境變得凝重陰暗,給無數的生命增添累贅, 帶給大家的也只有憂愁和煩惱。
我更堅信,只要努力過,無論成功與否,豁達樂觀都足以讓生活無憂。在網上看到幾個考試失敗的女生, 同那個從不流淚的女孩交流的故事: 幾個遇到挫折就哭泣的女同學私下里問那個從不流淚的女孩:“你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不傷心嗎? 怎么就沒看見你哭過鼻子呢?”她臉上仍舊掛著蜜一般的微笑回答道:“誰也不能時時刻刻都出類拔萃。 只要我們平時全力以赴地付出過,能夠認真地做好自己,剩下的就是樂觀地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