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記者 李斌) 4月15日,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姜華一行前往儀隴縣思德鄉開展“尋訪烈士故里?告慰革命先烈”活動。
緬懷先烈,勵志青年。順著蜿蜒曲折的鄉村公路,姜華一行來到思德鄉韓家灣村張思德同志誕生地。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坐西向東,二開間,土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大家在當地干部群眾和張思德紀念館工作人員點點滴滴的講述中,關于張思德的記憶更加豐滿,烈士的音容笑貌更加清晰可見。張思德于1915年4月出生在左邊一間土屋里。1933年參加少先隊,同年十月參加紅四方面軍。1935年參加長征,1936年11月隨部隊到達陜甘寧邊區。1944年因公殉職,毛澤東主席參加了張思德的追悼會,他不僅親筆寫了挽詞,而且發表了著名的演說《為人民服務》。幾十年間,“為人民服務”這一光輝的口號同張思德的名字一起響徹了中華大地。
在思德鄉場鎮后山,便是當地人稱“張媽媽”劉光友的墓地。墓前,蒼松青翠,墓碑靜靜矗立,碑背面記述了劉光友的事跡。姜華一行在莊嚴肅穆氛圍中三鞠躬,表達深深的致敬。
離開烈士故居后,在思德鄉黨委書記羅偉的帶領下,姜華一行來到思德鄉雨臺山村脫貧攻堅產業園調研。“告慰先烈的最好方式,就是繼承先烈遺志,弘揚先烈精神,把改革發展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羅偉動情地介紹,雨臺山村先后流轉土地500畝,主要是發展葛根、花椒和水果,目前葛根已種植140畝,畝產值達到9000元左右,后期計劃增加種植檸檬和李子。產業園帶動了本村村民及貧困戶,預計帶動該村農民人均增收1500元/年及該村貧困戶全面脫貧。(編輯/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