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中海)自網絡訂餐平臺如雨后春筍入駐儀隴后,儀隴縣消協頻頻接到消費者反映稱在網絡訂餐平臺訂餐部分餐品存在數量少、口感差等現象,同時供餐商家信息不全、不便于投訴和索賠,消費者質疑入駐訂餐平臺的餐飲商家資質是否合法。
“網絡訂餐平臺雖為群眾提供便利,但亂象不容忽視,我們要以此為突破口,防早防小,凈化儀隴網絡訂餐環境”,儀隴縣“紅盾春雷行動2018”行動小組主要負責人提出了整治方向和策略。從今年1月開始,儀隴縣就成立縣市監局網監股、餐飲股協同縣公安局網監大隊為主要力量,聯系新政市監所,在縣城區展開全覆蓋摸排檢查。
摸排中,儀隴縣先后派出執法人員62人次,主要檢查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提供者是否按規定備案;是否如實記錄訂單信息并按保存6個月以上;是否設置專門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并對送餐人員進行培訓;經營者是否依法取得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網絡銷售的餐飲食品是否與實體店銷售的餐飲食品安全質量一致。
儀隴縣市監局對全縣13家網絡訂餐平臺進行全覆蓋檢查發現,有4家訂餐平臺存在未嚴格履行審查義務,不能完全提供入駐餐飲店合法資質,同時,未在平臺上“亮證經營”等現象,儀隴縣對情節嚴重的4家網絡訂餐平臺開展立案調查。
檢查同時,儀隴縣還同步“線上線下”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的77家餐飲商家進行檢查,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