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市委書記宋朝華率市委六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項目現場拉練會與會人員,觀摩儀隴縣國德塑業塑編項目(一期)現場。 本報記者 吳小蓉 張力/攝
千帆競發浪潮涌,百舸爭流正當時。
1月3日進入項目拉練第二天,市委書記宋朝華,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群剛繼續分組率領市委六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項目拉練會與會人員,來到儀隴縣開展項目拉練,實地觀摩項目推進情況。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議,比的是發展質量、學的是發展理念、趕的是發展速度。所到之處,看到的是決戰決勝“九場戰役”、聚焦聚力“10件大事”的火熱建設場景。2018年儀隴縣交出了令人振奮的答卷:預計全年實現GDP202.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6.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10%、19%、12.8%。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袁險峰,市委副書記古正舉等參加拉練。
高舉高打抓項目 夯實基礎補短板
項目,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項目,是打基礎利長遠的“助推器”;
項目,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動機”。
儀隴縣委、縣政府深刻認識到:發展滯后、發展不足、發展不充分,是儀隴最大的縣情,唯有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儀隴才能實現后發趕超、高點起步。全縣上下按照市委“項目總抓手、投資主驅動”總體要求,堅持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住項目抓、一切圍繞項目干,呈現出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干項目戰天斗地的可喜局面。
盤點2018,一組數據折射出儀隴項目建設的“加速度”:130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56.2億元、占計劃的112.7%,其中22個市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5.7億元、占計劃的122.3%。
儀隴縣緊扣“老區振興示范縣、紅色旅游示范縣、美麗鄉村示范縣”的目標定位,用心謀項目、用情引項目、用功干項目,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和大項目帶動戰略。去年新簽約項目30個,到位資金83.7億元,九鼎電力配件生產加工等20個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落地、當年開工。
儀隴新縣城在建縣城初期,由于功能不完善、設施不配套、雨污沒有完全分流,部分道路破損嚴重,影響車輛通行。針對這一現實,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牢“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投資4.7億元,對宏德大道、琳瑯大道等6公里城市干道進行標美化、暢通化改造提升。同時,投資4.8億元,全力打造金松湖公園和離堆公園;投資1.2億元對城市重要街道和節點進行亮化,城市魅力進一步彰顯。
工作人員介紹,對現有城市干道進行拓寬和延伸,將道路由雙向4車道拓寬為雙向6車道,道路交通標識標線統一劃定,綠化帶重新規劃設計,供水、供氣、弱電、雨污水等地下管網管線也完成了統一規劃、統一改造。
如今,琳瑯大道、宏德大道道路更寬、路面更平、標識更亮、樹木更綠,車輛運行有序、行人文明出行,城市之美一覽無余。
堅持“產城相融”,增強城市發展活力。該縣在統籌城市發展中,優先考慮產業布局,走產城相融、景城一體的發展路子。
在河西工業區,一項大手筆又已開啟:光華拓展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項目計劃投資4億元,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新建園區道路、水電氣視訊等配套基礎設施,整理成熟工業用地250萬平方米。
劈開山巒、填平溝壑,寬30米的規劃11號路路基已然呈現。挖方高達70米,填方深達20余米,任何難題在攻堅克難的決心面前都不堪一擊;百余名工人奮戰項目現場,每天三班倒,工程風雨無阻、快速推進。
規劃11路、規劃5路路基成型;西陽壩1#、4#、5#三處地塊56萬平方米場平全面完成;箭灘片區1#地塊40萬平方米加快土石方施工……
“這既是城市道路,也是產業道路,將成為儀隴新的引爆點。”儀隴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后,可進一步增強產業承載能力。
宋朝華指出,儀隴干了幾件大事值得肯定。工業干大園區、學校辦大教育、城市建大公園,體現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現了以人為本思想,體現了經營城市理念。
“今天大家看了現場,也從中受到一些啟示。對于城市建設一定要高點定位、高舉高打!”宋朝華強調,各縣(市、區)在城市規劃建設上,要拓寬視野,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水平管理,致力于把城市規模做大、把城市基礎做牢、把城市產業做強、把城市功能做優、把城市品質做高,真正讓人們生活在這座城市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宋朝華指出,去年以來,儀隴縣實施了最大規模、最大體量、最大范圍的城市修復。城市污染、擁堵、內澇,是當今社會的“三大城市病”;解決好“城市病”問題,就要進行城市功能修復完善,先地下后地上、先里子后面子,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重復建設、重復開挖。同時,既要建設好城市,更要嚴格管理好城市。
做大做強主導產業 著力夯實縣域經濟基礎
儀隴地下無資源,地上無產業,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曾幾何時,當地人們茶余飯后流傳著“三打經濟”的說法:重工業打石頭,輕工業打鍋盔,三產業打麻將。這個雖然有些夸張,但是確實反映了過去儀隴縣經濟發展的滯后。
而今,儀隴建成了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9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入駐企業93家,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14億元,“三打經濟”一去不復返。
近年來,儀隴縣委、縣政府堅持產業振興之路,一手抓招大引強、招強引優,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家豐時裝、中味食品、渝源電器、國德塑業等一批大產業、好項目紛紛落戶,銀明黃酒、哈哥兔業等7戶企業全面升級改造,工業富縣、產業富民的“妙棋”越走越活。
干凈整潔的廠房,現代化流水線,一排排編織機整齊劃一。伴隨隆隆的機器聲,“吐出”一條條嶄新塑料編織袋…… 在國德塑業塑料編織袋生產流水線旁,員工們正有序生產合同訂單產品。
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規劃占地220畝,建生產廠房13萬平方米、辦公大樓3500平方米、職工宿舍12000平方米。目前,一期項目已全面建成投產。“不要小看這一個個編織袋,年產值達4億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1200個。”介紹起項目情況來,企業負責人如數家珍。
據了解,國德公司還將在光華工業拓展區投資10億元,建設塑料編織袋生產加工項目二期工程,安裝全新進口方底閥口袋制袋機及配套加工生產線30條。項目達產后每年生產方底閥口袋10萬噸,實現產值達12億元、上繳稅金5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
宋朝華希望企業要堅定投資信心,把企業做大做強、產品做優做特。國德塑業“塑編項目”是一個大項目、大產業,隨著二期項目建設,必將成為儀隴新的經濟增長點。
當看到光華西陽壩拓展4平方公里工業園區時,宋朝華現場點評道:儀隴抓工業園區決心很大,招商引資決心很大,形成建設大園區、招引大產業、構建大集群的攻堅之勢。希望儀隴縣要堅持思想大解放、政策大配套、環境大優化,持續招大引強、招強引優,持續抓好營商環境,為企業做大做強創造良好條件、提供要素保障。
宋朝華強調,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樹牢“無工不富”的理念,堅持產業興縣、工業強縣不動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工業時代已經過去,工業務必向園區集中,大力發展園區經濟。要著力建設好園區、完善好功能、搞好產業布局,打造好工業集中發展載體,圍繞定位招項目,圍繞存量引增量,圍繞龍頭聚產業。
在城市,產業項目建設熱火朝天;在農村,脫貧奔康重大項目推進有力。
隨著車輛在山間盤旋,眼前景色由城市的繁華喧囂變成鄉村的生機勃勃。來到海升柑橘產業園二期,但見6個鄉鎮連片、150萬株無病毒柑橘苗木繁育基地綠浪起伏、層層疊疊、無窮無盡。
“項目打造全柑橘產業鏈,可帶動儀隴晚熟柑橘產業發展到20萬畝,年產值可達到70億元以上!”耀眼的數字,換來與會參觀者熱烈掌聲,這就是現代農業,這就是鄉村振興希望所在!
“鄉村振興,關鍵要抓好產業振興。有了龍頭企業帶動,產業才能可持續發展,農民才能穩定增收。”吳群剛現場點評道:海升集團落戶儀隴,精心打造全柑橘產業鏈的模式值得學習借鑒。
儀隴是朱老總的家鄉,儀隴大力實施朱德故里5A景區提升工程,紅色旅游方興未艾。
大炮、坦克、飛機———一樣樣實物布展、陳列兩側,在新建成國防教育園,參觀者第一印象絕對是震撼!
國防教育園展館以圖像、文字、聲音、視頻等方式,生動展現了中國軍隊由弱到強,從紅軍的小米加步槍到海陸空一體作戰的現代化軍隊的艱苦歷程。參觀者在驚嘆與敬仰中,接受了一堂深刻的國防教育課。
朱德故里景區全域旅游規劃面積52.5平方公里,概算總投資115億元,共包括馬鞍、楊橋、周河、武棚、石佛、柳埡等周邊6個鄉鎮,共分為“紅色旅游、客家文化、農耕文化、休閑度假”四大板塊。該項目是儀隴縣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紅色旅游示范縣的關鍵所在,對該縣發展特別是旅游事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
堅持民生為重民生為大 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事業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儀隴縣大力推動實施民生實事,一批民生類重大項目在儀隴加快推進。
堅持多元投入,助力脫貧攻堅。該縣統籌整合各類資金51.8億元,精準投向農村住房、交通、水利、產業等薄弱領域和關鍵環節,全力改善農村基礎條件、夯實脫貧基礎。去年8月,該縣以“零漏評、零錯退,綜合貧困發生率0.83%”的優異成績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
投資12億元、占地500畝,集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儀隴縣職業教育中心主體工程已經結束。高大的主教學樓、完善的附屬建筑,讓職教中心顯得大氣又現代。
2019年4月招生1500人,三年內達到學生人數6000人的辦學規模,5年內建成省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10年內建成國家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儀隴人民信心百倍、雄心勃勃,一座10個備案專業、15個招生專業方向的現代化職教航母正“迎面駛來”。
宋朝華指出,南充實施“155發展戰略”,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復合型人才、高素質勞動者作支撐。發展職業教育能夠解決專業人才和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能夠解決創業創新的問題,讓廣大年輕人能夠成功成才,全市上下要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儀隴縣在辦好職業教育上,大膽創新了“國有、經營、公助”體制機制,值得各地借鑒。
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營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儀隴縣正朝著爭創全省公園城市建設試點縣和國家級園林縣城目標挺進。
一棵棵大樹整齊排列,地面草坪已泛新綠,這邊運動廣場剛剛落成,那頭兒童游樂場又已啟動建設。在金松湖城市公園二期,昔日爛泥塘再不見蹤影,一個大型綜合性公園呈現眼前。
“公園已于日前開門迎客,深受群眾歡迎。每到晚上,會有不少人來散步游玩。”儀隴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公園還將新建文化展示區,屆時,圖書館、張思德紀念館、文化館、數字化電影院一應俱全,成為儀隴縣又一紅色文化基地和城市名片。
宋朝華點評道:整個金松湖公園建設起點高、品質高、氣魄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了生態優先的理念。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在儀隴老縣城所在的金城鎮,“吃水難”問題嚴重影響10余萬百姓的生產生活。不過,這一情況即將成為歷史———金城片區供水工程一期已經建成投用。
嶄新的廠房和設施,清潔的水源由管道不斷輸向遠方。在工程護坡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標語格外醒目,詮釋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厚重內涵。
“我們加班加點,強力推進、破解難題,僅僅一年多時間就將一期建成。”據工程負責人介紹,每天2.5萬噸的供水能力,將有效緩解金城、日興、觀紫、土門4個片區,21個鄉鎮、21.8萬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白天拉練結束后,晚上吳群剛主持召開匯報會,聽取儀隴縣委、縣政府工作匯報,并對儀隴縣項目攻堅、脫貧摘帽、對外開放、環境保護、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進行了點評。他指出,儀隴全縣工作呈現可喜局面,經濟穩中有進,民生持續改善,項目謀劃長遠,工作勁頭十足,成績成效值得肯定。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儀隴還存在經濟指標增速總體不高、旅游優勢尚待充分挖掘、工業短板比較明顯、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希望儀隴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性施策,在做大總量上跳起摸高,在產業培育上加壓突破,在項目建設上全力攻堅,在鄉村振興上領先示范。
市委委員、市委候補委員,不是市委委員、市委候補委員的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秘書長;市紀委副書記;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主要負責同志;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各專委會主要負責同志;市直部門(單位)、中省駐市單位、金融機構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項目拉練。(記者 張德利 張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