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蒙朝貴
發揮文化陣地功能,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拓寬持續增收渠道
立足文化先行,著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一是“廣播站”向“信息中心”轉變。實施信息平臺提升工程,全縣貧困村配齊設備器材,第一書記、農技人員、村社干部輪流宣傳政策、講解技術,改變了廣播的單一用途。二是“棋牌室”向“業余學校”轉變。開設農家書屋、道德講堂、農民夜校后,村民讀書看報的多了、斗地主打麻將的少了。三是“曬糧壩”向“文化廣場”轉變。利用文化院壩開展“四送”、公益電影放映、農民運動會等活動,引導各村成立鼓樂、壩壩舞和民俗表演等文化隊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立足文化引領,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營造濃厚文化扶貧氛圍,拍攝微視頻、講述感人事跡、曝光反面典型,引領脫貧致富新風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舉辦感恩教育巡回宣講,組織幫扶干部、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和各村文藝愛好者,將身邊事編成《我要脫貧》等文化節目,凝聚了脫貧攻堅正能量。開展“儀隴好人”“尋找身邊張思德”等活動,引導群眾見賢思齊、比學趕超。
立足文化鋪路,拉長文化衍生產業鏈條。以朱德故里5A級景區為依托,挖掘客家文化、紅色文化、“三鄉”文化內涵,舉辦鄉村民俗文化活動。將馬鞍鎮險巖村打造為朱德故里景區“后花園”,發展鄉村旅游、開辦農家樂,帶動村民戶均年增收2萬余元。研發朱德元帥紀念幣、張思德紀念章等文創產品,規模量產剪紙、篆刻、書法工藝品,深受游客青睞。保護自然生態,加大對傳統村落、石刻等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打造一批集農耕文明傳承體驗、農業產業觀光等業態為一體的農耕文化基地,加快幸福美麗新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