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天津9月1日電(王晴)今天上午, 201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在論壇上表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許可管理辦法》已于今年4月份公開征求社會意見,目前該辦法還在持續的修改完善之中,下一步將履行審核發布程序,預計年內會發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
據瞿國春介紹,此次改革一是要簡化準入的許可管理,除新建企業及新產品外,對已獲得許可企業及產品的變更事項改為備案管理,大幅減少企業和產品許可的事項;二是鼓勵企業對同一系數的車型產品按照系統生成產品的準入,生產同一系族類的產品不需要重復的申請許可,減輕企業產品申報的負擔;三是全面的放開檢測的市場,明確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和國家級資質認定具備開展車輛產品準入,檢驗所需能力的檢測單位,均可承擔產品準入的檢驗工作;四是推進集團管理的改革,鼓勵企業集團對下屬的企業進行統一的管理和產品的規劃,對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集團給予簡化審查,允許集團內部代工生產,開展產品自我檢驗試點等優惠工作;五是鼓勵創新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對因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導致相關準入事項不能滿足或不適用于現行的標準法規技術規范的,可以經過評估豁免部分,為智能網聯汽車等創新產品進入公告做好鋪墊工作。
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瞿國春指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積極進展,產業發展已經從培育期進入成長期,建立了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體系,配套環境日益優化,充電網絡建設穩步推進。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礎還不牢固,動力電池綜合性能仍需提升。從資源開發到回收利用等全產業的發展不夠平衡,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仍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快推進技術的進步。
基于此,瞿國春表示,工信部將深入做好雙積分制度的實施工作,完善扶持的政策體系,加強新能源汽車金融信貸,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等工作,并加強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管理,會同相關部門完善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的監管體系。他強調,安全性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必須保持的底線,希望全行業的所有參與者要能夠認真的對待。
此外,瞿國春還談到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問題,他表示,工信部將加快推動汽車和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的建設,落實和不斷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加快推進道路測試,開展LTE-V2X、蜂窩網絡通信等應用功能標準化和接口標準化的研究,明確LTE-V2X產業實施路徑以及未來5G階段的V2X通信整體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