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川北低山與川中丘陵過渡地帶的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4年底,全縣有貧困村285個,占行政村總數的32.6%;貧困戶25340戶、80269人,貧困發生率8.4%。面對艱巨的脫貧任務,儀隴全縣動員、全民參與、全力以赴,打響一場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
做好脫貧攻堅“五個解決好”
2016年以來,儀隴縣委縣政府按照四川省委主要領導“儀隴扶貧工作要做全省的示范和標桿”的重要指示和南充市委“首戰首勝、首戰必勝、首戰全勝”的工作要求,圍繞退出55個貧困村,脫貧6579戶2.088萬人的脫貧減貧目標,全力脫貧攻堅。儀隴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易建華說,儀隴脫貧攻堅,我們在路上。
推進脫貧攻堅,儀隴縣全力做好“五個解決好”。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解決好“有錢辦事”的問題。解決好“落實落地”的問題。解決好“示范引領”的問題。
儀隴縣出臺涉農項目資金申報的專門文件,規范整合標準和申報程序,實現從源頭上整合,確保涉農建設性資金不低于50%、非建設性資金不低于35%專項用于扶貧。
房子漂亮了 出行方便了
儀隴縣安溪潮村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0畝,林地1300 畝,轄7組、256戶、756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147人,貧困發生率19.4%。2016年脫貧45戶14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
記者前幾天在安溪潮村看見,戶戶都是別墅型農家院落,連成片。農家別墅外面,被一排排青菜等綠色蔬菜和柑橘樹團團包圍。
“我們家以前特別窮,住在那邊的山上,出行也不方便,現在房子漂亮了,出行方便了,生活也美滿了。”安溪潮村的村民胡曉碧說,以前家里六口人住山上,有兩個兒子,就怕兒子娶不到媳婦,現在有了這么一個漂亮房子,兒子可以娶到媳婦了,心里高興。
據安溪潮村黨支部書記彭靈賢介紹,該村于2015年初啟動村道公路建設,當年8月正式通車。未修路前,村民進城非常不便,要步行1個小時才能坐上車。如今,村道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公交汽車開進了村,村民出行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擔心“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5A景區與農戶共融共享
朱德故里景區位于南充市儀隴縣馬鞍鎮。
景區建設以來,先后投資4.6億元對景區和周邊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完成道路46公里、污水集中處理設施3處、沼氣池1600多口、水電氣視訊管網60多公里,整治農房800多座。景區內1605戶5385名群眾及景區外9512戶28063名群眾(其中貧困戶1326戶4563人),都通上了便民路、喝上了干凈水、用上了天然氣。
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景區對在景區發展花卉、果蔬種植的43戶貧困戶,每戶提供1萬元扶持周轉金、協調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對發展農家樂、鄉村民宿和農家超市的61戶貧困戶,采取統一規劃、業主自建、部門一對一精準幫扶的方式,每戶落實3-5萬元的幫扶資金。現建成的農家樂和鄉村民宿230余家中,返鄉農民工達130余家,戶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
近年來,景區始終堅持5A創建與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貧困群眾脫貧奔康工作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形成共融共享、共建共生、共抓共管的發展格局。2015年,景區接待游客238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89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22.7倍、29.5倍;景區村民人均純收入12501元,是2006年的6.6倍。景區內群眾率先實現脫貧,并帶動周邊1.1萬戶3.34萬人、全縣4.3萬戶15.1萬人脫貧。(李慶、王侯、李陽、黃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