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湖風景區位于琳瑯山風景區南部六公里。是一處水域面積3500畝,可行船觀光河道20公里,兩岸綠陰覆蓋,湖水碧波蕩漾,風景秀麗的旅游勝地,被稱為“帥鄉小三峽”。
柏楊湖是20世紀70年代興建燎原電站,在柏楊河燕子巖處筑起堤壩后形成的湖泊,是集灌溉、發電、旅游為一體的水利工程。2002年5月,景區正式開業,常年來此觀光旅游達3000多人。
柏楊湖得名于清雍正年間在集鎮南面河中建修的小橋。因橋快竣工時,離橋不到一里的白羊寺老道,故意化裝成遠方術士,在黃昏時牽著一對白羊從橋上經過,修橋的掌墨師傅相信“天緣”,取名“白羊橋”。當地官府以為是沿河兩岸柏樹、楊樹茂密而得名,在來往文書中就變成“柏楊橋”了。
柏楊湖風景區主要分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從場鎮“龍頭”嘴下新橋向上游行駛,主要景觀有:犀牛石、釣魚湖、陰陽石、石蛇過江等。從新橋往下游主要景觀有:胡蘆島、雙牛戲水、觀音灘、三眼橋、金鼓灘、同心鳥、庵頭礁、鐵索橋。沿湖返回觀音灘直接到攔河大壩,觀看湖水出壩形成的雙龍吐須、燕子巖瀑布和對面有川龍洞的小山梁形成的“飛龍奔月”等景觀。
第二部份:從攔河大壩坐船向南,就到了壯觀的白鶴保護區——油房河鳥林。沿河兩岸,樹林蔭天蔽日,湖水清沏透底,群山峽谷陰森幽藍。虎頭峽、紫云峽雄偉壯觀,燦陽高照,整個景觀倒映湖中,顯得格外神奇,頗富詩情畫意。放眼望去,大群小群的白鶴、青莊猶如白云遍布林海,還有董雞、畫眉、翠雀、烏鴉、喜鵲、斑鳩等穿林嬉戲,不時引頸高歌,使游人陶醉于碧水天藍、山花怒放、鶯歌燕舞的世外樂園中。
第三部份:從攔河壩棄船登岸,經過一級電站,步行500米沿出公路,就到了“五龍捧圣”的天臺山。
天臺山又名石包寨,三面環水,僅西南一小山梁與對面的山嘴相連。山頂上平坦,中心有一高二米,直徑10米的圓臺,仿著祭天之臺,故名“天臺”,山依其名曰“天臺山”。明朝時期,在山上建有一座頗具規模的寺廟,叫做天臺寺。四周隔河對面有五座龍頭形的山嘴,猶似五個龍頭向天臺山俯視,故有“五龍捧圣”之說。
清同治三年(公元l864年),以當地女杰韓月娥(人稱韓胖婆)為首的2000多人的農民起義隊伍,以天臺山為根據地,并聯絡漢中、陜西一帶太平天國余部,為推翻清庭,曾一度圍困儀隴縣城三天天夜,后因援軍不濟,被省臺羅公調來閬中守軍鎮壓,導致起義失敗,在儀隴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游覽天臺山,不但聽取導游講解的韓胖婆率眾起義的英勇悲壯故事,而且可盡情欣賞天臺河沿岸水天一色美好風光,觀看南充地區有名的千佛巖,舍利塔、巖掛古楹聯等摩巖石刻。
柏楊湖景美如畫,山光云影極娛目。暢游柏楊湖,青山綠水引人入勝,美麗動聽的古老傳說會使你更加陶醉:韓胖婆天臺收玉豬,貧家女崇佛結仙緣,二朗神督修三眼橋,黃和尚沉鼓龍王灘,玉觀音為民鎮水妖,燕子巖犀牛望月……,把你帶入浩瀚的天庭,人間的瑤池,水下的龍宮,令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