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場西北三公里處有一座山,海拔近500米,長約一公里,寬約500米。此山前端象一個特大的鳥頭,中間稍寬,象待展的鳥翅,尾部高翹。從南面琳瑯山一帶望去,形似一只趨翅待飛的鳳凰,人們稱之為“鳳凰山”。
鳳凰山,也稱長梁山,是朱德故里八大名山之一,它與五星形的琳瑯山,旗幟形的插旗山隔澗相望。它的東北面隔澗三墩坡下的小山梁上是一墩高寬各一丈多,手搖可動,風吹作響的著名景觀—扭扭石。它的東南面隔澗山梁是一處形似牛頭的山嘴—牛角墩,正南面山下是三溪歸流的微形三峽—關門堰。座落于奇景遍布當中的鳳凰山,郁郁 蔥蔥,花香鳥語,四季景明,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
鳳凰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中唐時期,馬鞍場壩子小南海學館有一位年輕的教書先生,經常喜歡到長梁山對面的三墩坡一帶打獵。有一天,發現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上棲息著一只五彩斑瓓的鳳凰,由于先生未傷及它,它變成一位美女,經常夜間到學館和先生幽會。她規勸先生刻苦攻讀,參加唐天子的開科取仕。先生不負所托,辭教攻書,后中了進士,朝廷委任擔任了縣令。鳳凰女履行承諾,把自己的魂魄附在了長梁山張員外家一個叫做“鳳凰”的丑女身上。丑女變美女,與縣令締結了良緣。后來,縣令夫婦先后逝世,鳳凰女厚葬于長梁山上,人們將此山改名為“鳳凰山”??h令安葬于年輕打獵時發現鳳凰鳥的小山梁上。他們夫婦隔澗相望,從鳳凰山吹過風來,縣令墳頭壘起的大石頭會咔咔作響,人們說,這扭扭石作響就是縣令和鳳凰女相會在擺“龍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