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頂山座落在馬鞍場西面兩公里處,與朱德紀念館隔澗相望,距朱德同志誕生地500米。朱德父母故居、父母墓地均在轎頂山下100米處,西南面山下200米處是川北最大的丁氏莊園。
轎頂山高約500米,頂寬60來米,整座山巒呈橢圓形,遠看一官帽,近看一乘轎。山的圓橢形部份坐落在四條山梁的交匯處,這四條山梁恰似兩根穿轎的轎杠,每匹山梁前端兩側的樹木,有似抬轎的轎夫。上下巧妙地組合成一頂青紗大轎。此山前面有油房包,后面有馬桑包,兩包各有高低不齊的柏樹上千根。每當大霧降臨,遠觀此山,仿若帝王乘轎出巡,眾人擁著一乘大轎,在云霧中浩浩蕩蕩,緩緩而行,惟妙惟肖,令人贊嘆不已。
轎頂山四周懸崖峭壁,僅能從北面一條手把小道蛇行而上。站在山頂放眼四望,朱德故居幾大名山,朱德故居紀念園地,馬鞍古鎮風貌,新街高樓大廈盡收眼底,令人目不睱接,賞心悅目,留連忘返。
由于轎頂山獨特的地貌,人們都認為是居家落業的好地方。據馬鞍一帶傳說:清雍正初年,正值“湖廣填川”高潮,外省移民來到馬鞍一帶插簽占地都想落戶一處風水寶地,各家都爭相雇請風水先生多處探測地形。其中丁氏祖先丁尚德和他的四個兒子從重慶合川過來,所帶資金豐厚。不但從重慶帶了一個風水先生來,而且用高價請到了陜西一個從大巴山步龍脈 到此地的張風水。從廣安龍臺過來的朱家祖先朱文先從廣安也請了風水“高人”。這兩家的風水先生都是沖著五角星形的琳瑯山和一乘御轎的轎頂山來的。通過看地形,測方位,觀星象,一致認為,轎頂山一帶是一處“東邊主貴,西邊主富”的風水寶地。
丁家當時財大氣粗,認為:有富就有貴,先行選擇了西邊定居,而且買下了東邊大片土地,想把“富貴”二字占齊。朱家那時的財力是不能和丁家相比的,只能不聲不響地住到了轎頂山的東邊,朱家認為:只要我的子孫“貴”了,也窮不到哪里去,也不得怕你丁家。他們兩家經過100多年的經營,丁家成了有2500多畝土地,有7000多畝山林,500多家佃戶的大富豪。朱家出了一代偉人朱德總司令,印證了風水先生的“東邊貴,西邊富”的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