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
儀隴縣教師進修學校 郭志太
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文章大家。《人民日報》有人撰文說,中國是個文章的國度,青史不絕,佳作迭出。向來說文章有漢司馬,唐韓柳,宋東坡,清康梁,群山逶迤,比肩競秀。毛澤東算一個,是歷史群山中的一座巍峨的群峰。而在毛澤東的文章中,他的詩詞更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他的詩詞可以說就是一部史詩,而在藝術成就上也是很有影響的,尤其在他的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浪漫主義手法和豪放的風格更值得華夏詩歌閱讀愛好者和詩詞創作愛好者學習、欣賞、借鑒,去汲取其豐富的營養。
據有關資料統計,毛澤東的詩詞公開發表于他生前的和發表于他生后的,共計有120多首。毛澤東的詩詞題材廣泛,舉凡詩人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所反映,但寫得最多的還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前夕以來半個世紀的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構成了一部氣勢恢宏、雄偉壯觀的中國革命史詩。
仔細閱讀、體味毛澤東的詩詞,你會發現,他的詩詞風格多樣,有的典雅,有的通俗,有的曉暢,有的莊重,有的幽默,有的豪放,有的婉約……但詩人虎氣為主、猴氣其次的心勝氣質和“偏于豪放,不廢婉約”的審美個性,體現在詩美創作中,豪放便成了他詩詞的主導的藝術風格。這里所說的“豪放”,也就是一般美學論著中所說的陽剛之美或崇高美。因此,也可以說,崇高美是毛澤東詩詞的基本審美特征。
毛澤東要在其詩詞創作中展示其豪放的風格,必然要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因此,下面就毛澤東詩詞中的浪漫主義手法和豪放的風格談點自己的學習體會:
所謂“浪漫主義”,實際上是文學藝術上的一種創作方法,是強烈地表現理想和愿望,描繪應有的生活圖景,并以奔放的熱情,奇特的想象,夸張的方法,瑰麗的語言來塑造形象,透露生活的本質規律的創作方法。
所謂“豪放的風格”,是文學風格中的一種。而文學風格是指貫穿于一個作家一系列作品,從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中體現出來鮮明的不同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比如李白詩的“奔放飄逸”的風格,杜甫詩的“沉郁頓挫”的風格。
關于文學風格的種類,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不同的劃分標準,就劃分出了不同的種類。清代姚鼐把文學風格分為陽剛、陰柔兩大類(陽剛就是豪放、陰柔就是婉約)。郭紹虞(現代人,中普通話言學家、文學家、文學批評史家)說,剛近于清,柔近于濁。清是俊爽超邁的陽剛之氣;濁是凝重沉郁的陰柔之氣。縱觀中國文學史上豪放派詞人比如蘇軾、辛棄疾等人的詩詞,可以領悟出豪放詩詞的特點大體是:寫作視野較為廣闊,氣勢恢宏雄放,語詞宏博,用事較多,雄豪奔放,氣魄大而不拘小節等。
毛澤東在詩詞創作中,充分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來表現其豪放的風格。在他的120多首詩詞中,據筆者閱讀后粗略統計,有53首體現得較為明顯,占他的詩詞的44.16%。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沁園春·雪》(1936.2)、《沁園春·長沙》(1925、9)、《憶秦娥·婁山關》(1935、2)、《七律·長征》(1935、10)、《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49、4)、《四言詩·奮斗》(1917~1918)、《蝶念花·答李淑一》(1957、11)、《七律·送瘟神二首(第二首)》(1958、7、17《七律·答友人》(1961、)、《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11、17)、《水調歌頭·游泳》(1956)、《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1965、5)、《念奴嬌·井岡山》(1965、5)、《念奴嬌·鳥兒問答》(1965、秋)、《七言詩·游泳》(斷句)(1915、)、《清平樂·會昌》(1934、夏)、《清平樂·六盤山》(1935、10)、《西江月·井岡山》(1928、秋)等20余篇。
在上述篇目中,又有幾首在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來表現其豪放的風格方面最為突出。比如《沁園春·雪》。這首詞寫于1936年2月,發表于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該詞一發表,立刻震驚于山城朝野,接著震驚于舉國上下。蔣介石認為毛澤東此詞充滿著霸氣,充滿著帝王之氣。蔣介石不愿國民黨在武治方面輸給毛澤東,也不愿國民黨在文治方面輸給毛澤東,更不愿在詩詞方面輸給毛澤東。于是他下令全國凡是填有《沁園春·雪》的詞都交到有關部門,結果收集了10000多首,但沒有能比得過毛澤東《沁園春·雪》的詞。蔣介石又下令國民黨的文人墨客立即填寫《沁園春·雪》,結果還是沒有超過毛澤東《沁園春·雪》的詞。蔣介石自愧不如毛澤東。
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上半闕寫北方的雪景,結合長城、黃河、秦晉高原來寫,大氣包舉,景象雄偉;并且在雄偉中寫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作者詠雪,眼光不只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雪來寫祖國壯闊的大地。這就所見者大。,這就寫得氣勢宏大。“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起筆就氣勢磅礴,包舉宇內。千里、萬里兩句是互文,即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作者大膽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來描寫雪景,來傳情達意,來體現豪放的風格。我國古典詩詞里不乏詠雪的作品,有的不免纖細,有的比喻平凡,跳不出“玉樹瓊枝”、“飛絮撒鹽”等套子。而毛澤東一揮筆,一開篇就寫了整個北方的雪景,真是雄偉壯闊,特別地顯得豪邁與崇高。在北方,雄偉的景物首先要推萬里長城、黃河和高山、高原。作者通過雪來寫祖國雄偉的山河,寫北方的山和高原與天公試比高的雄偉景象。讀后讓人大飽眼福,心曠神怡。
詞的下闋,作者通過歷史上的英雄來寫今天的英雄。作者列舉出歷史上的五個英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們都有雄才大略,也都建過攻立過業。但在毛澤東眼里,他們都“略輸文采”、“稍遜風騷”,即只有武功而文治不夠,就跟祖國山河的既雄偉又多嬌不相稱了。從這里,我們又可品味出毛澤東運用的浪漫主義手法和豪放的風格真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詞的最后三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更是充分運用浪漫主義手法來表現作者的激情,來體現雄豪奔放的風格,來體現語詞宏博的特點。這是全詞中最具偉力的詞語,雄視百代,超越千古,充分表達了無產階級肩負的歷史使命的自豪和完成歷史使命的自信。詞的結句,作者縱情地贊美了今朝的風流人物——革命英雄,即真正的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他們才是當今社會了不起的英雄,他們才應該成為這個雄偉多嬌的祖國山河的主宰者和建設者。作者仍然是用浪漫主義手法來作的這樣的結句,仍然是用豪放的風格來畫龍點睛的。
《沁園春·雪》大氣磅礴,景象非凡,睥睨六合,縱橫八荒,情與景,詩與論,高度融合。豪放的風格,崇高的現實主義和崇高的浪漫主義得到了完美的統一。柳亞子把這首詞譽為千古絕唱。臧克家稱這是氣象宏偉,充滿革命豪情的一篇作品,藝術方面達到了極高的境界。
毛澤東的詩詞中,類似的還有《七律·長征》、《沁園春·長沙》、《七律·答友人》等。這是毛澤東留給中國、留給后人的寶貴的文化遺產。今天我們應該學習毛澤東詩詞創作的藝術特色,弘揚詩詞的先進文化,讓其發揚光大,以傳承中華詩詞文化的精華,并讓她開出奇花異彩,結出豐碩成果。
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也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的時候,我相信有許多志士仁人、文人墨客都會寫文章、填詞作賦來緬懷毛公。筆者謹以此文從一個側面來緬懷偉大的毛澤東,來頌揚他對中華詩詞創作的業績和引導,來彰顯他的詩詞創作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