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我來到團苞山,看望姑爹,姑爹在團苞山當村干部。團苞山山高林密,風景秀麗,但交通十分閉塞,與世隔絕,因而十分冷落,十分貧困。
我問姑爹,村里人要窮到哪一年哦,村頭這條泥巴路怎么還不修呢?不是說“要致富先修路”嗎?
姑爹說,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上面拔下來的修路錢,一到村里就變成了扶貧?“扶”掉了,沒有錢,路還怎么修嘛。
去年臘月初的一天,我又來到團苞山去姑爹家。
恰好雨雪天,路邊站著很多的村民,他們彎腰縮脖,頂著塞風,冒著雨雪,盯著遠方,兩眼癡癡的。這時,一輛“大眾”車從遠處駛來。突然,“大眾”陷進了泥坑里,村民立即圍上去,笑了?!按蟊姟迸鹬喿涌辙D,就是起不來,無奈,司機只好下車,笑嘻嘻地給村民發煙,求大家幫忙把車子推上去。行,幾個村民說,推一輛車150塊錢,司機瞪大眼睛。說,還要錢?不能少點嗎?一個子兒都不能少!村民們說。汽車推走后,大家笑瞇瞇地把錢分了,接著,又站在路邊,癡癡地盯著遠方。
見了姑爹,我說,村民們都在路邊宰司機,能發財嗎?路真的不修了?
姑爹說,起初村委會想讓全村老百姓集資修路,可是誰都不愿意拿出錢來。他們說,原以為運一車紅苕進城賣,能掙幾個錢,修路做啥?他們又說,別看村頭這條爛泥巴路,又窄又爛,不少司機還偏偏喜歡這條路,車子多了,陷進泥坑的車子多了,推一輛車150塊,掙得痛快。這條爛泥巴路才真是一條發財路?。?/span>
姑爹還說,后來還聽人唱兒歌:要致富、莫修路,沒吃沒穿沒衣褲。
今年五.一單位放假,我來到姑爹家。
上級拔??睿ù宓?,路修好了,水泥路取代了爛泥巴路,寬寬敞敞,但是喇叭聲聲,車來人往,一浱繁忙景象。
我對姑爹說,路修好了,就會帶動各項事業的發展,以后日子會好起來,村民們該高興吧?
原來,修路一開始村民們就堅決反對,說不要他們出一分錢,也不讓修,他們大叫,這不是砸我們的飯碗嗎?往后我們還靠什么掙錢哦!他們太留戀那條爛泥巴路了。路修好了,他們又說,我們一沒有文化,二沒有技術,路修得再漂亮,對我們有啥意思嘛!經過一番商量,他們認定,最佳選擇是去外地方打工謀生計,于是村里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地踏上全國各個城市。
而今,被他們拋在團苞山的是年邁的父母和瘦弱的妻子、留守兒童,是破舊的老屋和蒼莽的山林,還有新修的這條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