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bz5sp"><del id="bz5sp"></del></label>
    <i id="bz5sp"><meter id="bz5sp"></meter></i>

    大醫仁心 破繭“成德”——記大羅鄉小羅磁村黨支部書記吳成德

          2012-10-23
    口  趙權 記者 余劍 羅中坤



        8月4日,太陽炙烤著大地,記者驅車80多公里,來到了與巴中接壤的儀隴縣大羅鄉小羅磁村,采訪黨支部書記、養蠶致富能手、市第五屆人大代表吳成德。在小羅磁村看到,蜿蜒盤旋的水泥路通向7個村民小組,公路兩旁大片的桑園連綿起伏,綠意盎然。在一個桑園地里,一個魁梧的漢子正在給桑樹施肥,據村民介紹,他就是57歲的吳成德。仔細一打量,只見吳成德黝黑的臉龐掛滿笑容,光禿禿的頭頂和沉重的眼袋揭示了一段不尋常的歲月。
        發展蠶桑  走出一條致富路
        小羅磁村位于思德、秋埡、大羅三鄉交界處,1998年以前,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苦于偏僻的地理位置,疲于沿承千年的傳統農業模式,困頓不堪,是遠近聞名的“爛桿桿村”。1999年,吳成德到南部參觀羅先鋒蠶桑產業,回家后,他輾轉難眠,心里想:“別人能把蠶桑產業做大做強,我為什么不可以?”
        說干就干,他著手修建大蠶房和共育室,實行標準化養殖,因道路不通,材料運不到場地,她就同妻子一道肩挑背扛搬運磚頭、石灰、水泥。蠶房修好了,他和妻子肩都腫了,人也累病了。吳成德告訴記者,雖然當時養蠶技術不比現在,桑園也才初具雛形,但是當年的養蠶收入就超過了以往種植玉米、小麥的收入。桑園發展到現在共58畝,高峰時蠶紙超過107張,年成好時收入達數萬元。
        “他是好人,自己富了,還不忘我們這些鄉里鄉親的,幫助我們修建大蠶房和共育室,組織我們栽植桑樹,我們也沒什么猶豫的,因為成德叔家的收入已經說明了問題。而且他是真心誠意幫助我們,有一次,我養的蠶全部死掉,一氣之下,就把我家的桑樹全砍了,是成德叔后來給我做思想工作,讓我出去學習,現在我已經是我們村的蠶桑員了。”面對記者,村民胡以敬面露喜色,侃侃而談。
        在吳成德的示范帶動下,全村建起了標準化的蠶房12處,小蠶共育室4處,全村蠶桑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因外出務工人員增多,養蠶戶逐年減少,為此,他組織成立了蠶業專業合作社,將閑置桑園流轉到12戶農戶手中,走桑園流轉、大戶養蠶、合作社經營之路。
        據了解,小羅磁村現在桑園發展到476畝,蠶紙數量達400多張,年收入超過40萬元。
        大醫仁心  舉手投足總關情
        吳成德是一名鄉村醫生,從醫多年,鄉親們都親切稱呼他為“吳醫生。”哪家有個頭痛腦熱了,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吳成德,一個電話,或者幾句吆喝,甚至一個口信,不管風吹雨打,吳成德都是義無反顧。天長日久,寒來暑往,鄉親與吳成德便無話不談,自己家有矛盾了,要給吳成德傾訴一下;鄰村哪家的母豬下了崽,也要分享一下;在養蠶方面遇到問題了,也要請教一下。而吳成德也一定想辦法為大家分憂解難。
        “我能夠活到這把年紀,全靠了吳成德。”面對記者,70歲的五保戶老人文高進沉默良久后說道。“平常他路過的時候都要過來看看,吃藥看病什么的,他也從來不收錢。” 吳成德自己也記不清,行醫多年,為多少困難戶免費看病治療。
        “在通向該村學校有一座跳蹬橋,由于年久失修,一旦遇到洪水,孩子上學就特別危險。村里有兩個小孩在上學的途中就淹死在河里。有一次,吳成德路過跳蹬橋時,看見一個學生腳底打滑,跌落在小河里。立即跳進河里,將孩子救上岸。為了讓村里的孩子們上學方便,吳成德發動村民投工投勞,并將自己獲得縣、鄉養蠶大戶的獎金5000元拿出來修橋。”村民劉登科說到這些豎起了大拇指。
        吳成德無償地為大家做事,卻被不懷好意的人說是搞“面子工程”。別人不清楚,但是劉登科是非常清楚吳成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劉登科清楚地記得,那是1994年8月,侄女在豬圈門外玩火,一不小心用火柴將一堆稻草點燃了,火勢迅速蔓延到房頂,把家里的房子全部引燃了。劉登科趕忙打電話向吳成德求救。吳成德知道情況后,立即和村民一起趕往他家,為他家撲火,但大火無情地將房子燒得精光。吳成德組織大伙給他一家搭建臨時帳篷,并把自己家的衣服和糧食送到劉登科家,發動全村村民投糧捐物,用了1個月時間,幫他家新蓋起了房子。
        碎石開山  鋪就一條幸福路
        吳成德在發展蠶桑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道路不通,出入不便。每次都要把蠶繭背出去賣,買東賣西也要看老天爺的心情。吳成德喜歡動腦筋,在村里人眼里也是一個有擔當的能干人,所以,村里的老人多次找到吳成德訴苦,看到顫顫巍巍的老人在風雨里遠去的背影,吳成德的眼角濕潤了,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想到了幾十年后的自己,他決定做點事情。
        吳成德聯系村里的干部,忙前忙后做準備工作,幾經周折,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條長2.5公里的機耕路通到了大羅鄉里。在鄉親們歡呼雀躍的時候,吳成德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一條路并不能解決全村7個村民小組交通難的問題。加之路基不扎實,路面不平整,天晴的時候連騎自行車都顛簸不堪,下雨的時候就更難了。交通條件并沒有改善多少。
        有一個令全村人記憶猶新的事情,原定在小羅磁村村召開的全縣蠶桑現場會因不通公路被取消了,為此,吳成德發誓要修通村道路。
        2006年,吳成德在相關部門的領導下,帶領全村鄉親修通了連接2、4、5、6、7村民小組長達5公里的毛路,但是這并不能改變晴通雨阻這個事實,面對現實的難題,吳成德想到了硬化道路,但是硬化道路所需資金對于樸實的鄉村人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思前想后,吳成德覺得,只有自己帶頭,大家一起籌錢才能夠解決問題,但是當他對妻子說想拿家里的十幾萬積蓄作啟動資金時,妻子憤怒了,那畢竟是養老錢啊!兒女買房也還需要錢。情到深處,這個七尺男兒又一次流出了淚水,因為妻子最終還是理解了自己的苦心。
        在吳成德帶動下,村民們積極籌資投勞,在短短的幾天內除籌資外村民自愿捐款達128000元。
        2010年11月20日,是村道路竣工的時間,村民都趕到現場,喜迎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然而,承包老板就留下了100米不硬化,提出的要求是,必須把錢給清才得硬化最后100米,當時要錢的人就有10多個人,為了不影響進度,吳成德給老板說好話,到處去借錢,經過反復磋商,老板最終同意硬化最后100米。當看到5.1公里水泥路修通了,吳成德悲喜交加,留下了眼淚。如今,小羅磁村修通了連通了思德、秋埡、大羅三鄉水泥路,實現了社社通水泥路。但他因積勞成疾,患上了慢性支氣管炎。群眾感慨地說:“路通了,吳成德卻累病了”。

    編輯: 責編: 編審: 監制:

    智慧儀隴APP 舉報

    論壇熱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色综合婷婷在线|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丁香五月综合久久激情|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来去| 伊人成年综合网|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图片|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五月天激情综合|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