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記者 張斌 在儀隴縣金城鎮奎星社區,有一名被大家稱為孝女的社區書記,她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生病的母親,她的名字叫陳友鳳。 7月21日,在位于儀隴縣金城鎮奎星社區的一棟居民樓里,記者見到了陳友鳳,此刻,她正在為母親陳孝蓮擦拭身子。 “母親今年82歲了,身體一直有病,吃喝拉撒都需要有人照顧。”陳友鳳一邊麻利地收拾母親換下來的臟衣服,一邊告訴筆者,母親生了兄弟姊妹6人,她是最小的,哥哥姐姐都在外地生活,只有她一人在老家。10年前,母親被檢查出有病,不宜再遠行,從那時候開始,照顧母親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 今年1月,陳孝蓮被查出患有“心衰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每天的吃喝拉撒全靠女兒陳友鳳料理。每天早晨,陳友鳳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母親是否不舒服。一旦母親呼吸難受,陳友鳳立即用供氧器給母親吸氧。 “天氣好的時候,我會攙扶著母親去屋外曬曬太陽,透透空氣。”陳友鳳向記者展示給母親買的便攜式手杖,“這種手杖很好,既能拿來當拐棍,又能伸展開當椅子,母親用起來很方便。” 陳友鳳是奎星社區黨支部書記,平時的工作很繁雜,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情都要找她,但回到家里,又要照顧母親。 “每次回家,只要喊一聲‘媽媽’,一天的疲憊都煙消云散了。”陳友鳳告訴筆者,一回到家,她先是問母親今天想吃什么,然后就鉆進廚房做飯。記者看到,陳友鳳給母親喂飯和喝水的時候,總會先嘗嘗燙不燙,然后再一匙、一匙的喂給母親吃。 “有時候,她給母親喂完飯,如果單位臨時有事,她自己都沒有吃飯便往單位跑。”陳友鳳的丈夫王學軍說,她患有高血糖,一直都在靠藥物維持,為了做到照顧母親和工作兩不誤,常常連一口熱飯都顧不上。有時忙不過來,她就給王學軍打電話,叫他先回去照顧母親。一天下來,夫妻倆為照顧母親的事要打上幾十次電話。 上班時間,記者跟隨陳友鳳來到她工作的地方。一進社區辦公室大門,許多鄰居、同事都叫陳友鳳為“陳大姐”。“陳大姐可是我們社區有名的孝女。”一說起陳友鳳照顧母親的事跡,奎星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潘明明告訴記者,陳友鳳不但在家里照顧自己的母親,還常常看望社區里的其他老年人。
|
編輯:
責編:
編審:
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