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曉菊
她,17歲,南充師范音樂專業畢業,為了夢想去深造,19歲,以優異的成績學成歸來。21歲,腰包僅有5000元開創了《金色童年》鋼琴行。她就是2011年儀隴《工行杯》第八屆青年歌手大獎賽暨第二屆電視才藝大賽青年聲樂組一等獎獲得者郭娟。
初次看到郭娟,完全沒有看到藝人奇裝異服裝扮。清新淡雅而不張揚,乖乖女形象展現在記者面前。25歲的郭娟已是四川省音協會員、南充音協會員。在她的工作室里,掛滿了她和學生們獲得的獎牌,曾經被同學們稱為“音樂驕子”的郭娟面對眾多的榮譽,卻沒有時間來分享。在一邊維持生計的同時,還不懈地追求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參賽是自己人生的一種歷練,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站在CCTV青年歌手賽舞臺上,一展歌喉。”
音樂驕子曾因身高被川音婉拒
2003年,不滿17歲的郭娟從南充師范畢業,本來有機會走上三尺講臺,但她對音樂的執著,再次說服了父母,到高一級學府進行深造。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的郭娟,對民族音樂情有獨鐘,夢想自己有朝一日像宋祖英、湯燦她們一樣,登上令人向往的舞臺,卻因身高不夠,被四川音樂學院拒之門外。她的希望并沒因四川音樂學院拒絕而破滅,她良好的音樂天賦與素養打動了四川師范大學音樂系老師,被破例錄取。郭娟說,現在每當她思想有所松懈時,回憶起當年為了爭取在更高的藝術殿堂深造的艱辛,也為她今天在藝術領域上走得更高更遠增添了動力。
“郭娟在學校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學校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郭娟的聲樂老師張寧佳這樣評價她。據了解,張寧佳是中國音協、四川省音協會員,是著名戲劇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協全國聲樂考級高級考官。 “農家孩子能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出一條成功的路,是異常艱難的。”特長生比普通生費用相對高得多。據郭娟介紹,在大學期間,為了賺自己的學費,她經常利用業余時間輔導一些學生來貼補自己求學的費用;也十分珍惜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校期間經常參加校園歌手比賽,曾榮獲過聲樂專業組一等獎和鋼琴專業二等獎。川師大音樂學院客座作曲理論教授陳鮮義老師見郭娟對藝術孜孜不倦地追求,認為她不可多得的人才,親自教導她鋼琴技巧。
音樂為媒,收獲了自己的愛情
2005年,學成歸來的郭娟在南充一家鋼琴行任教,看到孩子們一雙雙對鋼琴知識渴求的眼睛,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當一名出色的“鋼琴園丁”。只要一有時間,她就忘我地沉浸在樂曲聲里,陶醉在自己“耕耘”的快樂中。2007年只身一人來到儀隴新政,以5000元的啟動資金在新政創辦了金色童年鋼琴行。
“與郭娟接緣,是她樂聲打動了我的心。”在新政某行政單位上班的丈夫小劉說起他與郭娟的戀愛史,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一天上午,我正路過鋼琴行,是她唱湯燦那首《幸福萬年長》這首民歌吸引了我。”丈夫小劉回憶起2007年夏天,因為工作路過郭娟所在的琴行時,一曲熟悉又甜美歌聲從耳際飄來,忍不住走進琴行想看看是誰的聲音如此動人婉轉。進門一看,只見一位清秀優雅的女子坐在鋼琴旁教孩子們練習聲樂,小劉心中蕩起了陣陣漣漪。從小就喜歡音樂的小劉,為了進一步與郭娟接觸,假裝問起琴行有沒有辦相關手續而輕易獲得了郭娟的電話號碼,從那以后小劉天天到郭娟的琴行玩耍,請郭娟教他唱歌,噓寒問暖,兩個外鄉人因對音樂有共同的愛好和追求,于2008年走上了紅地毯。小劉說很感謝音樂,讓他與郭娟接緣。
最大的愿望:參加CCTV青歌賽
郭娟認為,鋼琴和做學問一樣,需要學無止境。現在,盡管她的專業給學生上課綽綽有余,但她每年都花大量的錢出去跟國內的鋼琴大師請教一些音樂演奏上的竅門。“不多學學咱就落伍了。”郭娟笑著說,她喜歡音樂帶來的快樂,喜歡琴鍵跳動時帶來的心跳的感覺。在她辦鋼琴培訓班短短的4年時間里,經她輔導過的學生已有上百個。不少學生已經通過了一級又一級的鋼琴等級考試,有的還就此邁進了理想的學府……
在采訪中,小朋友金華來到了琴行,她告訴記者,她希望每個星期六早點到來,可以同郭老師見面,老師彈的曲子和電視里的一樣好聽,希望自己今后彈得和郭老師一樣好。
“每天早上8時到晚上20時,除了中間有一兩個小時的吃飯時間外,其余時間幾乎將時間花在孩子們的鋼琴課上。別人下班就是自己最忙的時候。”郭娟說,每當孩子們從黑白鍵上彈奏出美妙的琴聲,她都會感到很欣慰,也是一種享受。她愿意將自己的所長教給了愿意學習的人,讓他們收獲快樂,也豐富了他們多彩的人生。她一聲最大的夢想就是與孩子們一起登上炫麗的舞臺——CCTV青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