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記者 張斌
本報訊 “小鄧,又去做透析?來,你坐靠窗的位子。”8月17日,在新政至金城的“和諧號”班車上,上來一位身體嬴弱、衣著樸素的年輕人。剛上汽車,當班司機就向他打起了招呼,并安排他坐在臨窗的座位上。 年輕人名叫鄧康(化名),今年27歲,是一名尿毒癥患者。2009年,剛從學校畢業的鄧康在成都打工,做過銷售、酒店服務等工作。上班不久,鄧康發覺自己經常身體發軟,還眼睛發腫,來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診斷為尿毒癥。 “當時我被嚇懵了,我還那么年輕,咋會得上這種病呢?”對于尿毒癥一無所知的鄧康開始沒有什么感覺,當得知尿毒癥是一種很難完全治愈的病后,鄧康覺得“天一下子變得灰暗起來!” “能過一天是一天,開開心心過每一天才最重要。”在家人的鼓勵與支持下,鄧康開始漸漸有了信心,輾轉在南充、成都、山東等地求醫問藥。后因為實行醫保,外地治療費無法報銷,再加上外面的治療費相比于儀隴比較貴,2010年9月鄧康回到了家鄉儀隴進行治療。 病情嚴重的鄧康,除了定時服藥外,每周要前往老縣城區去做兩次透析,每次透析大約500元。在透析病室,鄧康身上插滿了各種透析管,他的血液在管子里來回循環,讓人觸目驚心。這個年僅27歲的小伙子身上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每周兩次的透析手術幾乎耗盡了他的所有精力。但他從來不要家人陪同,“主要是怕他們擔心”鄧康說。每次做完透析回到家里,因為無法排尿,他很多東西不能吃,連水也不能喝,但是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總是強打起精神。 家里人也想過要給他換腎。“可換腎也不是那么容易,一是沒有合適的腎源,二是換腎的花費很大,家里根本就負擔不起。”鄧媽媽告訴筆者,醫生告訴她,即使換腎,也不一定能夠痊愈。每次看到兒子疼得在床上打滾,她的心就像刀絞一樣,只有偷偷躲在一旁流淚。 今年,鄧康的弟弟也查出了和自己一樣的病,讓這個原本就很拮據家庭雪上加霜,昂貴的治療費用給這個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從09年到現在,鄧康治病花去了15萬元左右,不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還借了五六萬元左右。”鄧康媽媽說,只要能將孩子的病治好,花再多的錢也值得。 “自從生病后,社會上很多人都在關心我,給我捐款,打電話鼓勵我,有了他們的幫助,我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病床上的鄧康顯得很虛弱,但眼中透出的堅定讓記者看到了他對生存的渴望。記者呼吁社會各界,獻出您的愛心,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渡過難關。 |
編輯:
責編:
編審:
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