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何永樂
1月3日早晨8時許,儀隴縣金城鎮(zhèn)金粟公園山下通往山頂?shù)纳铰飞希咽菨M頭銀發(fā)的陳定貴老人正拿著掃帚清掃路面,上山鍛煉的市民從他身邊經(jīng)過,都要停下來和他打上一聲招呼。只要不是下雨天,每天早上和傍晚,陳定貴都要上山清掃這段1公里多長的山路。
年過花甲 義務護路
已過花甲之年,按理應該在家頤養(yǎng)天年。可家住金城鎮(zhèn)西寺街的陳定貴卻選擇服務他人。2010年退休以后,他每天義務維護金粟山的山路,這一干就是4年。
與這段山路結(jié)緣,還得從陳定貴喜歡晨練的習慣說起。退休后,陳定貴跟著子女居住在金城鎮(zhèn)。一次和幾位老人上山鍛煉,他看見山上有的樹枝被折斷,有的亭子被劃得面目全非,通往山上的山路邊長滿雜草。陳定貴想,與其閑賦在家,不如趁身體還好,每天上山清掃維護山路,讓市民上山鍛煉有個好心情。
陳定貴把這一想法告訴家人時,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對。“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操這個心。”老伴直接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倔強的陳定貴偷偷買來膠鞋、掃帚、鐵鍬等工具,背著家人上山清掃山路。山路雖然不長,但修路、清理雜草這樣的體力活對于已經(jīng)60多歲的陳定貴來說真不輕巧,不到半天工夫,他便累得氣喘吁吁。回頭看看被清掃得干干凈凈的山路,陳定貴又堅持了下來。
方便他人 群眾點贊
每天吃完早飯,陳定貴準時帶著鐵鍬、鎬頭、掃帚上山,將路邊的山石一點點刨出來,鋪墊坑洼路段。在山上篩選細沙,用小桶拎下來,平整道路。為防止山水把山路沖毀,他用鐵鍬在路旁挖出排水溝,修了三四處小橋。
維護山路不僅是個體力活,有時還會遇到危險。前年的一個夏天,陳定貴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清掃山路,剛掃沒多久,一群黃蜂突然向他襲來,蜇得他整個臉都腫起來了。“可能是不小心碰到了蜂窩。”陳定貴忍痛趕回家,被鄰居送進醫(yī)院。
那次意外后,陳定貴的家人再也不讓他去掃路了,可出院后的第二天,陳定貴又偷偷拿起掃帚上山了。
4年來,陳定貴用壞多少把掃帚他自己也記不清。“我原來有高血壓,身體也不太好,掃路就當是鍛煉,現(xiàn)在,血壓也降下來不少。”陳定貴樂呵呵地說,“街坊鄰里都夸我勤快,把山路掃得清爽,我聽著心里很高興。”
如今,走在干凈整潔的山路上,聽林中鳥鳴,呼吸新鮮空氣,猶如置身世外桃源。上山晨練的市民看到這段路的變化,都為陳定貴的善舉點贊。如今,陳定貴的子女和老伴都很支持他的護路事業(yè),老伴也加入到陳定貴的義務護路工作中來。
陳定貴說:“人一輩子就幾十年光景,多做點對大家有益的事,無論對人對己都值,路好走了人才有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