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 紙
剪紙藝術簡便而復雜,只要一把剪刀幾張紙,片刻間就能展現出一幅幅絢麗多姿、栩栩如生、奇妙無比的作品,使人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剪紙發端于歷史的深處,蘊藏著古老文化的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民族傳統,具有樸實、自然的藝術特色,天真向上的審美品格,簡恬、單純的語言藝術,濃郁的鄉土氣息。儀隴剪紙,歷史悠久,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從其形式、內容到用途、傳承方式都顯示出了它與全國各地剪紙藝術的不同特點與風格,儀隴剪紙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生了開拓性的變異,走出了一條“剪紙與書藝、剪紙與藏書票、剪紙與民間燙面”相結合的新途徑,它精中有細,細中有粗,形成了“豐滿、精巧、秀雅、淳正”的獨特風格。
剪紙作品碩果累累,僅據1985—1994年10年的統計,全縣參加各級剪紙藝術展覽的作品達2385件,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作品535件,由博物館收藏138件,獲得地市以上獎勵的作品74件,有14名剪紙愛好者被吸收為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會員,2名被選為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常務理事。1993年12月,國家文化部群文司在長春召開的“中國民間藝術鄉”命名大會上,儀隴縣被命名為“剪紙之鄉”。
二、篆 刻
宋、元、金代銅印,只是官府權利的象征,或為少數人文墨客所用,而今天的篆刻藝術是為人民大眾所有。儀隴的篆刻藝術起步較早,其隊伍之龐大,問世作品數量之多,為全國篆刻界矚目。以錢君陶、葉一葦等著名篆刻家為名譽校長的朱德故里業余篆刻學校,分布在全縣中小學的基點校達29所,學員有年過花甲的老人,也有十一二歲的小學生。近些年來篆刻作者和學員刻制姓名印、字印、別號印、齋館印、書簡印、鑒藏印、吉語印、肖形印、閑文印、母子套印、帶鉤印、花甲印等30000余方,有4000多人次6000余方作品在地市以上報刊上發表。10000余方作品參加各級各類展覽,200多人次1000余方作品獲獎,其中獲國際和全國一、二、三等獎者達20多人次,全縣有10名篆刻作者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100多人次載入《當代篆刻家大辭典》、《中國印字年鑒》等各種辭典。
近年來,數十家新聞單位專題報道了儀隴“篆刻之鄉”建設工作,新華社兩次發通稿宣揚。原中國書協副秘書長權希軍先生在評價儀隴篆刻活動時說:“儀隴這個‘篆刻之鄉’當之無愧。”
三、書 法
儀隴書法源遠流長。唐代書法大師顏真卿題新政《鮮于氏離堆記》石刻和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五體書石刻碑貼”特別有名,給儀隴留下了稀世瑰寶。儀隴歷代書法愛好者翰墨溢彩,行、隸、楷、草、魏風格紛呈。
為了弘揚儀隴的書法藝術,1985年開始在金城山營建了800米書法長廊“金粟書巖”。徐向前元帥生前題寫的“金粟書巖”以每字7平方米以上的面積鐫刻于書巖上端。鐵面銀鉤,數里之外清晰可見,堪稱一奇。朱德手書“寄南征諸將”石刻,展歷史畫卷,氣吞山河。郭沫若、許德珩、楚國南、舒同、啟功、蕭嫻等著名專家、學者的書法大作和本地書法界人士的佳作近200余幅詩詞辭賦已勒石刻就。站在金城山上,欣賞“金粟書巖”,文光朗照,墨香撲鼻,給人以無限的美感和遐想。
原中國書協理事、四川省書協主席李半黎先生宣稱這是一個全國罕見的書巖。美國、加拿大客人贊譽:“這是東方偉大的石刻藝術。”
在儀隴與“金粟書巖”同步的群眾書法活動蓬勃向上,現在全縣有上千名書法愛好者,300多人成為全國、省、市、縣各種書畫學會、協會會員。他們的作品參加了海內外各種展覽,有許多作品獲獎和在報刊上發表,有10多人被編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書法名家墨跡》等辭書。金城等小學的少兒書法活動特別活躍,不少作品飛出國門在日本、韓國、美國、法國、菲律賓等國展出,受到外國朋友的稱贊。
川北大木偶有“無與倫比的氣派和優美”,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是“世界罕見的木偶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冠冕”。
川北大木偶起源于朱德故鄉,是儀隴民間家傳藝術,迄今已有300余年歷史。在漫長歲月里,幾經興衰,傳至民國時期,儀隴縣包包場李約之,始建大木偶福祥公社,后改為福祥班,從藝者全是李氏一家,故又稱李家班。1950年福祥班改名儀隴縣木偶宣傳組,1952年3月更名儀隴縣木偶宣傳隊,1954年5月,改名儀隴縣新民木偶劇團。1987年儀隴木偶劇團更名為南充木偶劇團后,受中國文化部、中國對外演出公司派遣,赴蘇聯、芬蘭訪問演出。先后在圖拉、莫斯科、列寧格勒、赫爾辛基、波里和拉赫底演出計二十余場,受到蘇聯、芬蘭兩萬余觀眾稱贊:“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一束鮮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蘇聯戲劇家奧布拉佐夫撰文贊道:“儀隴大木偶是世界罕見的木偶藝術”,“中國民間藝術的冠冕”。
1993年南充木偶被四川省命名為四川省木偶劇團。.
川北大木偶屬于杖頭木偶,一般身高1.5米以上,形體合符人體解剖比例,面部表情生動,眼、耳、口、鼻活動自如。在視覺形象上酷似真人,冠冕、服裝、器物等道具制作精細。表演優美、干凈,粗獷與細膩兼備,伴以豐富的物質表演,如穿衣解帶、拂袖撣塵、吹火點蠟、吸煙喝茶、下腰叩首、吹拉彈唱、舞刀弄杖、踢腿空翻等,再加上人與木偶同臺表演,可以起到以假亂真的藝術效果。川北大木偶還可以放大偶體的某一部位或突出某一形體動作,類似影視特寫,借以展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其精美的造型,傳情的神韻,優美的旋律,靈巧的動作,奇異的特技,形成了川北大木偶獨有的藝術特色。
編輯:
責編:
編審:
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