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bz5sp"><del id="bz5sp"></del></label>
    <i id="bz5sp"><meter id="bz5sp"></meter></i>

    黃耆廟·觀紫場

        每每站在觀紫鎮的山脊上,我的腦海里總是會浮現出這樣一幅濟世救人的畫面來:

      一位老者,長髯飄飄,鶴發童顏,快步穿行在數百年前的鄉間小道上,一路走過,空氣里便氤氳著懸壺濟世特有的藥香,他一生采過多少藥,我們不知道,他一生有過多少次望聞問切,我們也無法知道,甚至連他姓甚名誰,我們同樣不知道。我們今天能知道的是,當這位杏壇百年的民間醫師辭世后,當地人傾巢為他送行,并自發捐資,為他修建了一所以中藥材黃耆命名的廟宇,并塑其像以香火供之。

      人生如斯,夫復何求?

      光陰如水,在時空的隧道中一路緩緩淌來,佇立在山脊上的黃耆廟旁在求醫、祈禱喧鬧、熙攘的腳步聲中漸漸聚集起了人氣,而這個地方也因廟而名之。清代中葉,當地民眾為繁榮地方文化,籌資修建了戲樓一座,座西向東,上書“東來大觀”四字,字與樓至今猶存,在以現代建筑為主體的觀紫大街上,成為一道靚麗的人文風景。道光年間,儀隴縣新任縣令從閬中前往儀隴履新時曾驛居此地,于某一個清晨登斯樓也,但見黃耆廟東依三蛟,南鄰金城,西接觀音,北望閬中,山遠溝闊,景象萬千,一輪初升的紅日正好穿過云層映照過來,姹紫嫣紅,欹麗宜人,令人嘆為觀止。縣令心曠神怡,于是賜以新名——觀紫場。

      雖然有了縣官的“行政命令”,但鄉紳百姓對黃耆廟卻情有獨鐘,觀紫場僅是官方用名,鄉人的對外宣傳卻依舊是黃耆廟,就連后來成立的高等小學,也以黃耆廟而名之。正是在這里,觀紫場或者說是黃耆廟寫下了它在歷史上的新篇章。

      1928年7月,在成都大學預科讀書的觀紫籍學生侯風回家度假時,將《青年的出路》、《揭穿中國的黑暗》等進步報刊秘密送給在黃耆廟高等小學堂的進步學生席懋昭、楊國宇、侯林等人傳閱。在理論的教誨與侯風的影響下,幾個熱血青年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想來楊國宇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會陌生,他1933年參加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川陜蘇區反“圍剿”作戰和萬里長征,抗戰時期,隨劉伯承、鄧小平參加七亙村、馬山村、神頭嶺、香固城、響堂鋪、百團大戰以及白晉、破襲平漢路等戰斗,參加了著名的延安整風運動并出席中共了七大。解放戰爭時期,先后參加了蒙城、侯馬、新絳、曲沃戰斗和邯鄲、晉南、進軍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及進軍大西南戰役,并完成重慶、成都外圍殲滅戰。曾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61年晉升海軍少將軍銜。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海軍將領。而席懋昭則在白色恐怖中長期潛伏,在另一條戰線上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汗馬功勞。

      1935年6月,中央派陳云去上海恢復白區黨的組織,并與在上海的共產國際組織取得聯系。席懋昭臨危受命,護送陳云出川,他繞過敵人的層層關卡,躲開追擊,安全到達重慶朝天門碼頭,將陳云送到前往上海的客輪上。完成任務后,不幸被敵人逮捕。1937年獲保釋出獄。同年9月赴延安,進入中央黨校學習。受到了陳云的親切接見。1938年2月,中央派他回川工作,任儀隴民教館館員,組織“精誠團”,同時成立中共儀隴城關支部,后組建中共儀隴特支,任書記。1941年任觀音鄉鄉長,將家鄉作為黨組織的活動據點,任期中,他懲治豪紳,修筑道路,開倉放糧,發展黨員。1942年再次被捕入獄,次年經聯保獲釋后,又赴天全、雅安等地繼續進行革命活動。1948年3月,因叛徒告密,席懋昭在雅安蘆山又一次被捕,轉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1949年11月27日,在獄中被國民黨殺害。由于種種原因,席懋昭沒有被命名為革命烈士。

      1983年4月,陳云得知席懋昭在解放前夕被害于“中美合作所”后,極為關心,多次給中共四川省委、儀隴縣委去函去電,詢問情況,并為復查提供了重要線索。1983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派人把復查席懋昭的情況以及照片送給陳云后,陳云親筆為席懋昭同志寫了詳實而又珍貴的證明材料,指出:“我認為,應當肯定席懋昭為革命烈士,并記下他在完成護送我出川這一黨的重要任務中的功績。”1984年5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席懋昭為革命烈士,并追記大功一次。席懋昭的功績與陳云的關心,在中共黨史上平添一段佳話。

      1933年8月,紅四方面軍發動“儀南戰役”,許世友部與敵血戰黃耆廟并取得重大勝利,不少貧苦青年參加了紅軍,前面提到的楊國宇將軍就是在這個時候投筆從戎的。紅軍長征后,還鄉團等反動勢力卷土重來,一大批蘇維埃干部和曾經擁紅愛紅的賢達之士及紅軍家屬遭到迫害,還鄉團將他們五花大綁,一個接著一個地押到觀紫場后面山上一個叫猴兒石的地方進行殺害,據說馬刀都砍缺了好幾把。一時間,黃耆廟腥風血雨,觀紫場萬戶蕭疏,只有猴兒石山崖畔那一簇簇火紅的野杜鵑在年年歲歲地訴說著生命的不屈與盛開的忠誠。

      1949年12月23日,人民解放軍從巴中挺進儀隴,黃耆廟重返光明,祥瑞之氣再降觀紫。翌年1月,儀隴縣政府在觀紫場設觀紫鄉。1958年,“人民公社”與“大躍進”響遏行云,觀紫鄉更名為新華公社,多少彰顯了一點那個年代特有的政治姿色。

      觀紫也好,新華也罷,山依然是那座山,梁依然是那道梁,在時代的風浪中,它們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連在一起,同悲愴,共高昂。

      階級斗爭的喧囂終于遠去,人民公社的響箭也射到了盡頭。1984年,新華公社成為歷史,一個嶄新的觀紫鎮搔首弄姿于黃耆廟前。

      形如曲尺的場鎮上高樓漸起,街道由一條衍生出數條,且更寬闊與現代。場鎮之外的田間壟上更是更是一派四季瓜果香,把酒話桑麻的喜人景象。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中國絲綢享譽全球,伴之而起的種桑養蠶業在觀紫這片土地上郁郁蔥蔥,規范化的種植,產業化的飼養,高效益的收入,使觀紫成為種桑養蠶的樣板,來自儀隴、南充、乃至四川各地的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其中樣板中的樣板金光村,村支部書記不但成為四川省勞動模范,還被選為四川省人大代表。在這里工作的區委領導也相繼被破格提撥,一個成為儀隴縣委專抓蠶桑的常委,一個成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這在當時成為遠近雅傳的一大政治新聞與人事故事。

      而更多的觀紫人則走上了另外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他們在洶涌澎湃的民工潮中踏浪而去,砥柱中流,其所屬的儀隴縣建筑總公司北京三分公司,承建了北京亞運村的一些重點項目,當劉歡和韋唯那支“我們的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的亞洲,河象熱血流……”余音繞梁時,三分公司也在北京建筑市場高昂起了的競爭潮頭勇者勝的頭。因為他們的貢獻,多次受到時任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接見,并破例為他們解決了四十個北京戶口,在當時,這絕對是一條令任何北漂者都羨慕不已、垂涎欲滴的新聞!

      一大批的觀紫人開始走進了儀隴的富豪榜。而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無一例外地牽掛桑梓,不忘家鄉,除了吸引更多的鄉親去企業務工外,還樂于為家鄉的社會公益事業掏腰包。上個世紀末,萬眾村和毗鄰的三蛟鎮仙山村合辦仙女山公園時,民營企業家黎家駒慷慨損資十數萬元,將上山的羊場小道修建成整齊的石梯,沿途栽植有許多枝葉茂盛的黃桷樹,讓四鄰八鄉的游人走在綠樹成蔭的林蔭道上,心曠神怡,留連忘返。又對山頂公園內破敗的閣、亭、臺、石碑進行了維修,恢復了十年動亂時期摧毀的詩、詞、楹聯,使一個山間樂園既有仙女山神奇的韻味,又有文化恰到好處的點綴,山高水遠,春色可人。興旺村羅新銀聞訊村里要修路,慷慨捐贈六萬元。萬眾村涂興榮回鄉祭祖時,見家鄉泥稀路爛,也慷慨捐贈出七十多萬元,并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建起泥結碎石路五公里……如此古道熱腸的反哺家鄉之事,近一二十年來在觀紫盡可俯拾。

      今天的觀紫,黃耆廟遺跡猶在,古戲樓雅韻尚存,不變的是這里的故事與山水,變了的是這里的面貌與生活態度。打工的雖然走了,但留守者依然還在,人雖然少了,但錢卻源源不斷回來,青年人在紅墻碧瓦中擺弄著蘋果,老太太在長街上扭動著長壽的秧歌,一群老頭兒在古戲樓下成了休閑的票友。在東來紫氣的照耀下,間或有書聲或歌聲從山岰里的小學與山那邊的中學傳來,十分悅耳地暗示著觀紫鎮的未來與明天。

     

    編輯: 責編: 編審: 監制:

    智慧儀隴APP 舉報

    論壇熱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丁香五月综合久久激情|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观看综合国产|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综合色在线|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色|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