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通訊員 汪朗 唐秀蘭)“對不起,你們這是冒充他人身份騙取公證書行為,我們拒絕辦理此項公證”。近日,儀隴縣公證處工作人員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的責任感,成功識破一起冒充他人身份騙取公證行為,有效避免了一起錯證、假證的發生。
近日,一名男子張某與一名女性張某某一起來到縣公證處,自稱是兩兄妹,因父親一個月前去世,留有房產一處,除兄妹二人外無其他繼承人,特來辦理繼承權公證。但工作人員在按照程序核實身份信息時,發現妹妹提供的身份證與本人的相似度僅為61%,而妹妹本人神情明顯較為緊張,這引起了公證員的警覺,立即請來其他公證員和與本案無關的另外三位當事人進行比對,大家一致認為身份證和本人確實差異較大。經過進一步審查詢問,最終發現男子張某為達到獨占房產的目的,找來與妹妹長相極為相似的堂妹冒充妹妹騙取公證書。公證處當即拒絕辦理,并對張姓兄妹的行為進行了嚴肅批評教育,告知他們此類行為造成的法律后果。
近年來,騙取公證書行為屢見不鮮,但《公證法》第44條中明確規定:“當事人以及其他個人或者組織有下列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公證書...”。在此提醒大家,騙取公證書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者還將判刑。
編輯:文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