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通訊員 鄒陳余 唐秀蘭)近日,儀隴縣司法局大風司法所成功調解了一起因學校維修圍墻引發的糾紛案件,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有效維護了轄區社會的安定團結。
“同志,我家的耕地有一大半都被旁邊的學校‘搶走’了!他們太霸道,我多次跟他們協商都沒有結果,現在,我只有找你們司法所了。”近日,大風司法所工作人員接待了一位滿臉愁容的中年男子。原來,到司法所訴苦的男子名叫張偉(化名),他家的耕地被旁邊一所正在維修圍墻的小學傾倒的建筑廢土給掩埋了大半,張偉多次找到學校理論要求盡快把廢土運走。然而,學校卻以維護學生安全為由一拖再拖,敷衍了事的態度讓張偉既感到憤怒又覺得無奈,有好幾次,憤怒的張偉甚至與學校的校長發生了肢體上的沖突。
大風司法所工作人員通過走訪調查、現場查看、深入分析,找到了雙方矛盾的焦點,在堅持中立、不偏袒的角色定位和公平、公正的調解原則下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調解。工作人員首先指出學校出于對學生安全考慮著手維修圍墻,這是好事,同樣身為家長的張偉也應當給予支持,同時對于在此次維修過程中給他帶來的不便也應該盡量給予理解和包容;隨后指出,作為學校方,在施工過程中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不便應當采取相關措施及時給予妥善處理,學校在接到張偉多次反映后應該給對方一個明確的答復,如果無法協商一致則應及時請求有關部門協調處理,但學校的態度一直都很模糊,不但使張偉的權益受到了損害,還激化了雙方矛盾,這是極為不妥的。工作人員群策群力,共同商討方法,在對此次糾紛涉及的法律法規進行細致講解的基礎上,引導雙方互諒互讓、平等協商,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并運用情、理、法相結合的原則與調解的技巧,對問題的解決進行了全面分析,經過工作人員近三個小時的努力,雙方最終達成協議:一是學校立即清理堆放在張偉家土地上的廢土;二是學校一次性賠償張偉占地費、誤工費等費用共計800元。至此,一場由學校維修圍墻而引發的矛盾得以成功化解。(編輯/范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