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璽
近年來,儀隴縣緊緊圍繞推進職能轉變,堅持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 “先手棋”,結合工作實際,分解任務、落實責任、跟蹤督促,推進“放管服”工作取得積極進步。
優化政務服務環境 群眾辦事一次搞定
“一次就搞定,真是太方便了!”6月15日,儀隴縣政務服務中心內,前來辦理不動產登記的市民劉先生豎起大拇指點贊。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為兒子在縣城購買了一套新房做婚房。接到可以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的通知后,他帶著手續來到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本以為整個手續沒有幾天時間辦不下來。沒想到幾個部門都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了窗口,整個手續辦下來不到1個小時。”
高效的服務源于審批制度的改革。2016年以來,該縣取消行政審批事項26項、許可限額的縣級行政許可項目7項,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項目193項。中心現有入駐部門41個、入駐人員158人。372項行政審批與公共服務事項可在中心辦理。該縣醫保、社保、機保、居保、不動產登記等涉及審批服務事項較多或業務受理量較大的10多家單位實現了行政審批股室成建制整體進駐。群眾可在政務服務中心內一站式辦結相關事項。
據了解,今年以來,該中心各窗口共受理審批服務事項303612件,其中,行政審批類751件、公共服務類302861件。辦理提速97.72%,按時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均實現100%。
農村群眾也享受到了政務改革帶來的益處。該縣強力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制定《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建設實施方案》。目前,該縣除石佛、來儀、張公3個鄉鎮正在按程序報批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外,其余鄉鎮均已完成標準便民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全縣95%的村建起了便民服務代辦站。
優化投資創業環境 培育企業發展沃土
隨著儀隴縣政務服務環境的不斷優化,以及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的不斷完善,知名企業接踵而至,廣東溫氏、浙江老恒和、湖北九州通、黑龍江北大荒、香港利達豐等企業紛紛入駐儀隴縣工業園區。
為切實為企業服好務,該縣在政務服務中心3樓的服務大廳內設立了重大項目服務處,對重大建設項目需要兩個以上部門審批的事項實施并聯審批;建立重大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堅持問題導向,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重點研究解決項目行政審批事項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全縣重大投資項目實施在線審批監管,實現網上受理、辦理、監管“一條龍”服務。
“按照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的要求,儀隴對所有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逐一進行流程再造,分門別類編制了《行政審批流程圖》并予以公示,盡力壓縮審批時限,確保在原有時限的基礎上提速增效。打造聯合審批平臺,切實解決審批項目之間互為前置、互相制約的問題。將2000萬元以上的招商引資項目、鄉鎮負責實施的民生項目或其他較大投資建設項目納入并聯審批和全程代辦服務范疇。”該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涂麗君說,2016年以來,該中心受理并全程代辦了企業設立登記項目43件,獲得了新辦企業的一致好評。
“除了在行政審批等方面為企業減負外,我縣還對企業的運行、用工等方面予以關心,研究出臺《關于促進工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投資促進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租用工業集中區閑置廠房創業的通知》等包括企業扶持、用工穩工、綜合配套、引薦獎勵等在內的‘一攬子’扶持政策,企業發展環境得到優化。”儀隴縣投促局工作人員鄭平告訴記者,近5年來,該縣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06個,到位資金達259.4億元。截至目前,已有104個項目履約,項目履約率達98%。
引進優秀人才 提高政府施政效能
人才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引進、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充實人才隊伍,是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提高政府施政效能和效率的有效途徑。
為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到儀隴工作,該縣在2013年就出臺了《儀隴縣選拔引進領軍人才實施意見(試行)》,將縣城內公辦學校、公立醫院和縣人才選拔引進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行業緊缺急需專業型技術人才納入領軍人才管理范圍,按需引進基礎人才、實用人才、名優人才、拔尖人才和領軍人才五大類人才,并給予就業者10萬元至500萬元不等的生活補貼,提供住房等優惠政策。
今年上半年,該縣赴成都、重慶、西安等地,面向高校招引急需緊缺人才,共引進碩士研究生46名,其中急需緊缺人才13名。
“引進了人才,下一步就是要用好人才。”儀隴縣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下一步,該縣將研究出臺《儀隴縣人才管理辦法》,進一步健全人才管理機制,通過人才引進切實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提高政府施政效能。